灵山塔+番外(51)

当世儒生典范,这个词只怕轮不上他。

方清平只是一个走上高位的臣子,真正做到入世而致力于成为圣贤之人的儒生,还要追溯到魏氏灭门之时自尽于涉水的南溪居士。

南溪沉水的原因众说纷纭,不仅是文坛震惊,朝中也议论纷纷。

因为南溪在世时,曾是钦国公府的座上宾,甚至是小世子的先生。

那时沉水,世人都道是南溪为人简朴,爱惜民众,因发觉钦国公贪污一事自愧于百姓,是以以死明志。人人都说,钦国公府害死了他,令他晚节不保,只能如此谢罪。

南溪的精通文墨,好书画,一手好字自成一派,集多位先贤之长。

而在朱槿的字里,方清平居然看出一两分南溪的遗风。

即便是钦国公府已经不在了,但那时经历过的人都明白,朱槿与魏佑冉那道心照不宣的婚约。

“方大人,”朱槿道,“既是鞑靼的王子想去国子监见识一番,不如由我来担任王子的习字先生如何?”

第二十六章 瑾瑜

“这怎么能行!”方清平立马吹着胡子大声道,“自古以来便没有国子监来过女先生的道理!”

他合上纸本,“老臣为官十几载,便是在国子监的女弟子都不曾见过,何况一个女先生?莫说是殿下,便是太皇太后在此,老臣也不会开了这个先例。”

朱槿皱眉,原看方清平看着她的字时心平气和,也不曾说过她读书写字,写的又是圣人经典,以为阻力不至于会如此大,却不曾想人翻脸起来倒是如此之快。

她道:“昔日‘书圣’王右军幼时也是卫夫人所授课,怎么换了今朝只因国子监从未有过女先生便不许女子为师了。方大人这般说法,本宫实在无法苟同。”

朱槿鲜少用上“本宫”二字,觉得太凌厉,与人交游时并不想让他们过于在乎自己长公主的身份。

方清平闻言更是一震,差点就要指着她骂了,“王右军开蒙时的教字先生,怎可与国子监的授课师长相提并论?卫夫人饶是书法大家,可曾听说过她去过太学教书?殿下一没有卫夫人那般笔力,二未有教学之经验,三不曾博览群书寒窗苦读十余载,难道只因投身于皇家,天潢贵胄,便可以在天下儒生景仰之地为所欲为吗?”

他语气严厉,情绪激动,朱瑜在一旁听着,显然明白了他这是带上了半生对世族的埋怨。

朱槿见他这般,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朱瑜却替她挡了回去,淡声道了一句:

“方清平。”

他在责难。

尽管语气平淡,但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朱瑜已经生气了。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方清平和黄豫都不约而同跪下来,额上渗出冷汗。

“陛下恕罪……”

方清平知道自己说错话了,皇家与其他的世家到底是不同的,他可以恨世家,但刻在骨子里的“忠君”二字却是万万不能违背的。这是世道太平的前提,是儒生们倾尽全力不能抛弃的信念。

朱瑜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嘉宁是皇室,国子监既是儒生景仰之地,若是有她在,岂不是更会激励生员学业?既然你觉得嘉宁的资格不够做先生,不如退一步,在王子离京前,由她作为助教教习。”

他说完,紧接着又笑起来,问:“还是说,方大人觉得,这个同我一母同胞相隔不过几刻出生的孪生妹妹,不能作为皇室的代表?”

方清平道:“老臣不敢——”

朱槿意外地看着他。

朱瑜扫过她一眼,脸上失去了表情,抬步走出文华门。

黄豫连忙跟过去。

朱槿犹豫着,也跟了过去。

朱瑜的辇车就停在宫门,朱槿看他就要上车离开,忙又加快脚步,叫了一声:“兄长!”

朱瑜要上车的动作微微顿住,一瞬间有了片刻分神,立马又将所有思绪掩下,转身看着朱槿跑过来。

相似的面孔,天差地别的神情。

朱瑜又想到了这一点。

待她气喘吁吁地走近,朱瑜才开口:“你方才叫我什么?”

朱槿看他阴沉着脸,旋即反应过来,手心揪着裙摆,重新道了一句:“皇兄。”

“嘉宁,你并不是小孩子了。”朱瑜盯着她,发冷的视线,让朱槿想起了莲心被押走的那日,“今日你是高高在上的长公主,明日也有可能是牵萝补屋的庶人女子,甚至于国破家亡的阶下之囚。你的一举一动,都是被千万人盯着的,明白吗?每一个亡国之君生前享乐之时,都会相信那个结局并不会那样快到来。”

朱槿不知道自己的事原来还能和亡国的君主相提并论,然而看见朱瑜的神色,朱槿又莫名地有些明白了什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