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一会儿,姐弟俩便和好如初了。
正走着呢,前方拐角处忽然乌泱泱走出来一大群人。
姜蜜扭头望过去,一眼便看见走在最前方的濮阳郡王。在他身侧,还站着一位有些面善的女娃娃。
姜蜜仔细瞧了几眼,从她的长相上推测,应当是陈家的孩子。
两方人马相遇,皆是停下脚步。
濮阳郡王虽是个孩子,到底是皇室中人,身上还有从一品的爵位。姜蜜朝他行了半礼。
濮阳郡王亦是躬身,表示对姜蜜的尊重。
只那陈家的女娃娃,敷衍着对姜蜜行了一礼,而后扬着下巴,高傲道:
“郡王殿下,您是先帝爷的嫡亲孙儿,是当今陛下的堂弟,身上流的,是皇家的血,怎可对着一外命妇行礼?”
濮阳郡王顿了一下,悄悄拉了拉那陈家女儿的袖子,小声唤道:“婧雪姐姐。”
菟姐儿见那陈婧雪对自己母亲这般不尊敬,当即气道:“你是谁?郡王殿下行不行礼,是他的事儿,哪里轮得到你管?”
陈婧雪下巴扬得更高,鼻孔几乎要抬到天上去,“我是太后娘娘的侄孙女。姑祖母亲口叮嘱我,要叫我多教一教濮阳郡王京城里的规矩。你说,我管不管得?”
“你……”菟姐儿气急。
姜蜜伸手,拉住菟姐儿的手往自己身后拉,而后对着陈婧雪浅笑道:
“既然是娘娘的叮嘱,想来是有她的用意的。千秋宴即将开始,郡王殿下和陈姑娘请。”
陈婧雪利落转身,脑袋高昂,宛如一只斗胜的孔雀。
她正要走,余光却瞥见濮阳郡王还站在原地,当即拔高声音催促道:
“郡王殿下,再不走,便该迟了。咱们还要去给太后娘娘祝寿贺喜呢。”
濮阳郡王看着菟姐儿,张口,欲言又止。可是听着陈婧雪的催促,他又收回目光,低头跟上了陈婧雪。
菟姐儿见他就这般和别人走了,更气,双手叉腰,小声哼道:“叛徒!以后再也不和他玩了!”
姜蜜看了眼濮阳郡王的背影,暗暗叹了一口气,轻轻抚摸菟姐儿的脑袋,以示安抚。
看濮阳郡王身旁侍从林立,还跟着陈家的女儿,看来太后是认定濮阳郡王了。
孩子虽小,却也不得不受到这党派之争的影响啊。
千秋宴上,诸位郡王皆为太后送礼祝寿,文武大臣亦是送上各自心意。
姜蜜代表宁安侯府出席,自然也是带了寿礼过来的。不算出挑,却也不会失礼出错,面子上过得去便好。
最后,太后从自己的体己钱中拨出五千两白银充做宁夏卫的军费,收获文武百官赞声一片。
千秋宴过后,诸位郡王便要回到各自父王的封地。
但太后言明自己膝下空虚,想留濮阳郡王和河间郡王在京中多留几日。
此事虽不妥,但想着两位郡王年纪尚小,太后娘娘说的也确是实情,前些日子还做了那么一件大好事,朝堂大臣们见顶上几位没什么表示,便也不再多说什么了。
姜蜜听闻此事,面上没说什么,心中却是绷紧了一根弦。
太后将两位郡王都留下,只怕那位河间郡王是幌子,濮阳郡王才是她真正的意图。这时候做出这等决定,陈家,是真的生出异心了。
她抬头看着屋外明媚春光,心头却是一片乌云。
她让人请来范护卫,仔细叮嘱道:
“此为多事之秋,望范护卫务必守好侯府,绝不要让可疑之人混入。府中须加强巡逻防备,各处机关暗道还有守备,还请范护卫亲自检查一遍,以确保万无一失。”
“夫人放心,标下知晓了。”
在姜蜜提心吊胆、万分戒备之下,日子过得飞快。
这日夜晚,姜蜜躺在床上,双眼紧闭,眉头紧锁,眼珠不停转动。光洁饱满的额头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冷汗。
她死死攥住衾被,唇边不时泄出几声低吟。
“子晔……阿让……阿让……不要……”
倏忽一瞬间,她猛地睁眼,目光直直盯着床顶,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过了许久,她才渐渐冷静下来。她闭上眼,将脑中那片尸山血海强行抹去。
他不会有事的。
不会。
姜蜜深吸一口气,彻底冷静下来。
因为做了噩梦,姜蜜一身冷汗。她正想叫守夜的丫鬟进来更换被褥,屋门忽然被推开了。
姜蜜顿了一下,掀开幔帐,正见拂冬手执蜡烛,面色发沉,脚步匆匆地走过来。
“夫人,边关急信。”
第359章 卒逝
御花园内,两个洒扫的小丫鬟凑在一起窃窃私语。
“你听说了吗?谢太师……卒了。”
高个儿小丫鬟悄摸往四周看了看,凑到圆脸小丫鬟的耳边低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