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剑若是真的一个人应付得过来,秉芳也不至于被人敲破脑袋。
晏溪沉默了半晌,退了一步,“抽调谢明过去。”
自己去不了,总是要派一个得力的人过去看着。
“诺!”
***
民生一下一下从桶中拿出票,卫蔺则是坐在一旁,手中拿着笔,民生唱一票,卫蔺就记一票。
听着这一票一票的赞成,周生生的面色逐渐低沉了起来,神色也不复先前的灵彩。
“最后一票,赞成……”民生唱出了最后一张票。
周生生沉着脸,斜睨了一眼身侧的卫蔺。白纸上记录着的正是此次的唱票结果,一百九十二人都是赞同,只有一票是不赞成,按照先前定下的规矩,那考评成绩就是极好。但这陶林,光看他这行事做派,就不像是一个好人的模样!
“卫主簿,你先下去吧。”
卫蔺有些为难,看这刺史大人的面色不佳,看起来好像是对这结果不太高兴的样子。原先还打算留在这里听一听的,好回去报告给陶大人,没想到竟然是被下了逐客令。
“民生,你去帮我将姜大找过来。”
周生生将白纸移了过来,放在自己触手可及之处。视线时不时略过一百九十二和一这两个数字,眉头微乎其微地蹙起一道褶皱来。
这样的数字就连傻子都能看出来其中有猫腻,未銥譁免失真得太过严重了。
周生生将自己的双肘撑在扶手上,状似无意地问了一句,“一百九十二比一,司剑,你怎么看?”
没有等来司剑的回答,姜大便被民生带来了。
“见过周大人。”
周生生颔首。
“对了民生,你把那个不赞成的票找出来给我。”
赞成不赞成的票据,民生都已经直接分成了两堆,于是很快地将不赞成的票据找了出来,交给了周生生。
周生生接过,正面就是一个大大的叉叉表明不赞成,背面则是写上了大段的文字。快速扫过,有理有据地写着三点不赞同的理由,看这写字的笔锋和条理性,倒像是个读过书的。
“大人找小人来有什么事情吗?”姜大脸上大大的不解,搞不懂这位大人想干什么。
这位刺史大人看起来亲厚,还替自己还清了家里面小儿子救治不成欠下的债务,姜大是打心底里面的感激,现在巴不得就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周大人说什么,自己就能冲在最前面。
周生生一个眼神递给民生,民生立刻会意,将这不赞成的票给了姜大。
“你看看,你知道这个笔迹是谁的吗?”
唯一一张不赞成,周生生还是挺好奇这究竟是谁写的,可惜这票上面没有名字,走的就是匿名的路子。
姜大眉头一皱,局促地揉了揉手,“小人不识字……”
“这应该是个读书人写的,你们村子里面有读书人吗?”周生生换了一个说法问。
“有!”姜大连忙反应了过来。
“但那个读书人不姓姜,他娘是姜家村的人,之后不知道为什么就怀了孕,娘死了所以就留在了姜家村之中。未婚生的小子也不怎么光彩,所以平常的时候也不怎么和村子里面的人交际,我认识他还是因为有一回他帮了我挑柴说了两句。”
不与人交际,所以才没有同流合污,周生生低头沉思了一瞬,旋即又问道:“你一直住在村子里面,这段时间有没有什么风声。”
“关于陶林的,有没有对村子里面的人做什么,尤其是那种奇奇怪怪的善举。”周生生粗略地给姜大指了一个方向。
姜大皱紧眉头想了想最近怪异的事情,的确村里面的人是有些不同,不同就在于做事情一直避讳着自己,好像是唯恐自己发现一样。
“不要想陶林,就说每家每户有什么共同点。”周生生重新指了一条线。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姜大是自己的人,陶林在村里面人的身上下功夫自然是会避讳着姜大。
姜大沉思了半晌,一下子惊觉,说道:“村里面的人好像家家户户都有了存粮!”
“嗯?”
“我时常要进城找活干,大部分村里人就会托我给他们买米回来。往常村子里面的人都是米缸见底才会要买米,两三天一定有一两家托我,但现在都已经快半个月了,没有一户托我买米。”
原来如此……
“一张票权,一斗大米,百姓大多都是无知之辈,自然是选这一斗大米养活家里面的嘴。”司剑悠悠地说道。
周生生默然。确实如此。
第67章 书信
有民生监工,卫蔺也不敢做得太过敷衍,刺史府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全部收拾了出来,毕竟是官员任职,周生生也不好一直住在周宅当中,早早地就搬进了刺史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