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绕长亭,旌旗烈烈如君心。
齐安淮静默许久,忽地倾身抱拳,沉声道:“安南军唯殿下是从。”
萧西不动声色,状若无意瞥过左右,又道:“黎白几人虽有敢勇,却无甚章法。齐将军若得空,帮忙多提点几句才好。”
“长亭乡勇高义。”齐安淮郑重颔首,“理当如此。”
燕栖长亭,依依待离人。
萧西正举目望向长亭另侧,忽见齐安淮复又抱拳行礼,神色极是郑重。
“将军何意?”
“殿下,”齐安淮蓦然起身,“恕安淮僭越,有句话不得不说。”
眼角余光处轻掠过一抹翩婉身影,萧西若有所悟:“齐兄但说无妨。”
齐安淮转过身,目光随即逐宋离而去。
百花齐放争春艳,空谷幽兰独轻尘。离妹妹终究不同于旁人。
“……宋姑娘虽无血亲,却有家人。”他徐徐开口。
萧西亦顺着他的目光抬起头。亭下莺歌燕语熙熙如市,唯她绝世独立皎皎出尘。
风里传来齐安淮的声音:“宋姑娘不只是我邻家小妹,亦同我齐家贵女。若有一日小妹受屈,长兄责无旁贷。”
萧西眸光忽颤。
齐家儿郎多君子,担得起金戈铁马重,承得起情义两全难。
他郑重颔首:“得长兄如此,是宋离之福。得将军如此,是南州百姓之福。”
第三十四章
“驾——”
长鞭扬虹,赤影一马当先,踏雪紧随其后。
出城队伍算不得太过浩荡,却也有轻尘十里相逐。
“哥,爷这回怎么带了这么多人回京?”小五赶上小四,与他并肩同骑。
萧西素来不喜排场,来南州的一路不曾惊扰旁人,三人三骑将随行侍从远远甩在身后。
如今两月不到,回程的队伍较来时翻倍不止。更有甚者,素来爱马的二殿下竟躲进车里,已半个时辰没有露面。
爱驹青骊绕着马车打转,时不时嘶鸣一声,似是百无聊赖。
小四顺着他的目光向后看,摇摇头道:“上京路遥,多带些人总是妥当些。”
春风掀起车帘一角,袅袅茶香四溢,掩住盎然春意芙蓉面。
“离家万里,可有不舍?”萧西一边倒茶,一边看向举目遥望的宋离。
遥处青山如画,绿水如绸,蜂围蝶舞正闹春。
宋离轻放下车帘,抬眸接住他蓦然投来的目光:“西凉黄沙万里,京城十丈红尘,孰美?”
萧西眼角弯敛,眸中浮出释然之色。他二人别无二致,身无故土,心有归处。
他将七分满的茶杯递给宋离手上,敛袂坐到她身侧,指尖掠起青丝一缕,落在她眸间的目光盈盈如秋水。
“方才在长亭,”宋离将茶水一饮而尽,仰起脸看他,“我见黎大哥走时面有忧色,他寻你何事?”
萧西动作一顿。
车马嚣嚣忽而恼人,他松开指尖青丝,蹙眉看向窗外,摇头道:“不是什么大事,回京后再作打算不迟。”
宋离看他半晌,倾身放下茶盏的同时,神态自若道:“齐物庄可能支应?”
萧西又是一怔,不多时又舒展眉心。
卿卿心细如发,何以不知其间情由?
说服黎白及其乡亲为己所用不难,难的是养兵所需银两与装备。长亭乡勇皆有一家老小要养,恩义再重,总不能强令一家老小不吃不喝,只等都督府偶尔接济。
齐物庄不为牟利,本身又有几百号“闲人”要养,每年打点朝中上下已是笔不小的开支,哪还有闲钱可挪用?
“回京再作打算”亦非敷衍,朝中局势易变,萧西又身不由己处于风口浪尖,非得审时度势,方有可能掌握一丝先机。
见他脸色愈沉,宋离抬眸扫过左右,意图寻出些趣事。
转头见青骊正拿眼斜她,她伸出手去摸它颈侧。 不想青骊傲气的很,眼见她靠近,霍地一昂首,避开她手的同时,趾高气扬逐赤影而去。
宋离轻笑出声,转身朝萧西道:“萧大人,过几日到路段平稳处,可否将小四借给民女几日?”
一抹浮光自柳叶眼底飞掠而出,萧西的眉尾跟着上挑:“作甚?”
宋离脸上笑意不减,纤纤玉手指向青骊方向,应他道:“等学会骑马,便不用拘在车里,也能早日入青州。”
萧西凝目看她,而后倾身朝前,一手抓住她伸出帘外的五指,一手放到唇边吹了声口哨。
青骊兴高采烈近前,瞟他半晌,又不情不愿梗下脖子,凑到窗前让宋离轻触。
“姑娘若是想学,萧大人亲自教你。”
温热拂过耳际,宋离下意识偏过头。春光斜照,菲菲春色映入眼。
萧西盯着她眸间春色,凑到耳边“咬牙切齿”:“宋姑娘可听清了?萧大人亲自教,不准去找明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