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番外(583)

陈方海将军可是镇国将军的义子,深得他的真传,打仗是

一把好手。

......应该?

毕竟清塘关安定多年,他们还真没见过动真格的时候。

想到这里,吴同知换了个说法:“就算陈将军没守住,不还有隔壁几个府,大家齐心协力,总能撑到救兵赶来的时候。”

李通判这才放下心来。

钱通判揣着手往前走,忽然来了句:“都别说了,知府大人呢?”

另三人抬头,前方已不见韩榆的身影。

“对啊,知府大人呢?”

“甭说废话了,还不赶紧追上去!”

四人拔腿就追,因常年久坐不动,没跑几步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过路人瞧见,吃吃发笑。

“他二婶你快看,对面跑来的四个像不像村里犁地的牛?”

“哪里像了,村里那头老黄牛可比他们结实多了,耕一天的地都不会累。”

四位大人:“......”

说就说,怎么还人身攻击?

紧赶慢赶赶到试院,韩榆果然已经在对面的茶馆里坐着了。

年轻的知府大人着一身靛青色常服,除了相貌优越一点,气质突出一点,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

试院外人声鼎沸,放眼望去,都是前来看榜的考生。

韩榆捏着茶杯,拖长了语调说:“十二年前,本官也是他们之中的一员,时隔多年,本官都老了。”

四个人:“......”

您要是老了,咱们几个怕是已经入土了。

最讨厌没有分寸感的人了!

张同知决定,从现在开始,他要半盏茶时间不跟知府大人

讲话。

“张大人,本官打算加固城门城墙,顺便把城墙砌高一点。”

韩榆一行人坐在最角落,人声嘈杂,其他人没法听到他的低语。

“这件事交给你去办,切记质量优先,那些乱七八糟的豆腐渣砖头白送也不要。”

张同知抱着茶杯,嘴唇动了下:“是,下官回去就张罗这件事。”

刚才不算。

半盏茶,从现在开始倒计时。

“本官以为,还是选用徽州砖,硬度足够,便是敌军强攻,也能坚持一段时间。”

张同知:“就听大人的。”

算了,只当我没说,半盏茶不作数。

吴同知眼神微闪,用气音问道:“大人可是觉得......”

韩榆给自己斟茶,语气沉静:“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吴同知还要再问,茶馆外传来响亮的一声“放榜了”,成功打断他想说的话。

考生们争相往前涌去,推推搡搡,谁也不让谁。

“中了!我中了!”

“这上面有我,王兄你看到了吗?我在第十八位!”

“我怎么落榜了?”

“刘兄莫要气馁,这才第一次,很多人准备得都不充分,来年你定能榜上有名。”

有人哭有人笑,形态各不相同。

体味一番人生百相,韩榆对这一批新鲜出炉的童生也有了大致了解:“我先回了,别忘记府学的事儿。”

李通判跟着起身,往对面的试院走去。

......

张同知一声令下,自有工匠忙活开来。

工匠的动作自然瞒不

过火眼金睛的百姓,都很好奇地围聚过来。

“修城门作甚?”

“怎还又往上砌墙了?这么高还不够高?”

对此,张同知表示:“城门城墙年久失修,知府大人担心有贼人钻空子,特让工匠前来加固。”

“至于加高城墙,虽说如今匪寇已灭,但总有心怀不轨之人妄图越过守城士卒入城。”

“往往这时候,他们会选择利用工具翻墙入内。”张同知说到这里,右手握拳,猛地往左手手心里一敲,“知府大人这么做,是为大家的安危着想。”

百姓不疑有他,又对知府大人展开长达数百字的夸夸。

张同知看在眼里,很羡慕他们不知内情,无忧无虑。

“好了诸位,近日切勿在附近逗留,以免被误伤到。”

百姓都很听话地散开了。

张同知回到府衙,发现韩榆也在厅堂,正和钱通判谈论着什么。

走近了才听清,是与青龙山有关。

年初时,韩榆在青龙山上圈了半个山头的地,用来栽种大量的花草树木。

当时大家都很不理解,好奇问询,只得了个“这是秘密”的回答。

说一半留一半,硬是让他们心里跟猫挠似的,一度想要抓着知府大人的双肩拼命摇晃,让他把藏着的秘密吐出来。

但他们到底没那个胆子对韩榆下手,只能抓心挠肺地等。

这一等,就到今日。

“云远府四季如春,正适合发展成游山玩水的胜地。”

“本官打算将青龙山更名为花神

山,派人在各地宣传花神娘娘的故事,以此为噱头,吸引大批游人前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