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榆指着信纸上某个字:“众所周知,这个字在大越和大魏的写法不同,大魏要多出一点。”
吴同知看向那个“清”字。
一二三......四。
还真是四点水,而非三点水。
张同知也伸长了脖子看过来,一副确实如此的表情。
马三嗤笑:“这算什么证据?”
“不止清,其他以三点水作为偏旁的,在这几封信里都是四点水。”
“如果这都不算......”韩榆陷入沉思,专注的模样格外引人注目,“那这个呢?”
韩榆走到放置刑具的长案前,拿起一柄匕首。
短刃出鞘,寒芒毕露。
马三心底浮现一股不祥的预感,警惕地看着韩榆。
在四双眼的注视下,韩榆走近,刀尖一勾一挑,削去马三右臂内侧的皮肉。
只巴掌大,且是沿着原本泛白的疤痕切割开来。
鲜血顺着手臂蜿蜒而下,滴滴点点洇入地面。
马三剧烈挣扎起来,像极了暴怒的狮子。
韩榆视若无睹,侧过身好让大家能看到:“本官曾看过一本话本,一些大家族会培养专门杀人的暗卫,为了让他们明白谁是主子,会在他们的身上留下标记。”
“这标记不能太显眼,以防暗卫落入他人之手,给主子造成威胁。”
“所以......”韩榆莞尔一笑,“就像这样,在皮肤下面用特殊的染料刻下主子赐予的标记。”
另四人定睛看去,那巴掌大的皮肉下,撇开狰狞模糊的血肉,
一个“魏”字清晰可见。
所有人:“!!!”
“如果这都不算什么,那也没关系,等去了越京,刑部有的是法子让你松口。”
韩榆将匕首放回原处,再慢条斯理地净手,用帕子拭干水珠。
马三垂下头,看起来晕过去了。
韩榆并无深究的打算,重新拿起几封信:“走吧。”
两位同知忙不迭跟上。
“大人,这标记真是从话本子上看到的?”
“魏,是我知道的那个魏吗?”
“此事非同小可,还需上达天听。”
两人你一言我一句,半点不给韩榆回答的机会。
韩榆随手翻看着类似话家常的书信,微微摇头:“非也。”
议论声停下。
“马三派马甲前来行刺本官,护卫拿下他之后,本官与他进行了一场非常愉快的谈话。”
马甲用他的脸和身体打了韩二韩三的拳头,为了表示歉意,就把皮肤下刺字的秘密告诉了他。
吴同知&张同知:“......啊这。”
韩榆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剩下的几个侏儒无需再审,先关几天,待本官处理完瘟疫的事情,会派专人押解他们进京。”
虽然他在云远府有绝对管辖的权利,但涉及两国邦交,须得慎之又慎。
这种烂事还是丢给永庆帝头疼去吧。
韩榆先一步走出监牢,还能听见张、吴二人窃窃私语。
“要真是大魏的细作,大越和大魏怕是很快就要兵戎相见了。”
韩榆轻挑眉梢,对这话不置可否。
上辈子
瘟疫过后没多久,大魏确实举兵进犯了。
要问韩榆从何而知,当然是韩松告诉他的。
几日前,韩榆收到韩松的来信。
除了信纸两张,信封里还藏了张字条。
随着韩榆一封奏折递入京中,试药人和人口拐卖的事情传得人尽皆知。
“上辈子试药人在临安府爆发,死伤无数,我一直提防着这件事发生,谁料这辈子竟然发生在云远府。”
“若无意外,试药人一事了结后,云远府很快就会爆发瘟疫,这是关大夫研制出来的药方,可有效治疗瘟疫。”
“另,事发多年后,我无意中发现试药人和瘟疫皆是大魏的阴谋。”
“以人试药,只为研制出可致人染上瘟疫的药物。”
那张字条被韩榆阅后即焚,韩松的告诫却刻入脑海,一刻不敢忘。
韩榆查过关大夫,因为当年的那本古籍。
关大夫的师父乃是被天下人誉为神医,后来又被先帝任命为太医院院首的姚聪。
关大夫当年只是凭祖上余荫入太医院的小学徒,一朝被姚聪相中,收为唯一的弟子。
后来,姚聪不慎卷入后宫争斗,被先帝的宠妃陷害致死。
关大夫愤而辞官,更名改姓来到太平府,在桃花村一住就是三四十年。
韩榆一度慨叹过,太平府当真是一处风水宝地。
前有国子监祭酒沈绍钧,后有神医弟子关大夫,还有个科举文男主——韩松。
当真是卧虎藏龙,令人叹服。
韩松也说了,关大夫不
欲张扬,惹来越京某些人的注意,韩榆便自作主张,捏造出一位游医,好正大光明地把药方拿出来,给患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