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番外(33)

至于为什么用“口”字,也是受到语文老爷爷的影响。

因条件所限,从网上下载的那些古籍总是缺胳膊少腿。

语文老爷爷说,末世开始前,有些网站的审核极为严格,但凡审核系统捕捉到任何可能存疑的词句,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用“口口”将其替换掉。

虽然语文老爷爷都是以原文教他,韩榆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影响到了。

为了稳住小学鸡人设,韩榆就费了些心思,以“口”代替韩松还未教过的文字。

一开始有些拗口,但多读两遍就通顺了。

第三遍,便可倒背如流。

听完韩榆解释的韩松:“......”

抬手轻揉额角,韩松稳声道:“是我的疏忽,左右你正月才去私塾,以你的......天分,也能将大部分文字学得七七八八。”

剩下那些复杂的文字,就交给罗先生了。

韩榆嗯嗯点头,蹭到韩松身旁:“那二哥,你可以带我一起去镇上吗?”

韩松脑中飞快闪过什么,眉梢轻动。

他莫不是想以背诵全篇来争取去镇上的机会?

韩松睨了眼满

脸期待的韩榆,忽然想起,眼前之人将满四岁,还没出过桃花村。

两股思想不断拉扯。

黑色小韩松:“三岁看大,你给我离他远点!”

白色小韩松:“他辛辛苦苦背书,你忍心让他失望吗?”

韩松垂下眼帘,指腹摩挲着笔杆:“你去问二叔二婶,若他们同意,我就带你去。”

韩榆高举双手,呼一声“好耶”,哧溜跑出去。

——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立刻、马上征求爹娘的意见了!

韩松目视着小堂弟的背影消失在西南屋门口,手掌落在《中庸》原本上。

触感细腻,似乎还残余着韩榆的余温。

罢了。

他见过太多尔虞我诈,任韩榆使出十八般武艺,还能翻出天去?

且看他日后如何。

若又走上老路,可别怪他大义灭亲。

韩松收敛思绪,再度提笔誊抄。

不多时,韩榆跑进来:“二哥二哥,我娘同意了!”

韩松并不意外:“你且回去将今日所学练习两遍,明日带你出门。”

韩榆喜不自禁:“谢谢二哥,我这就去。”

说完抱上纸笔,一溜烟跑走了。

门外围观全程的苗翠云噗嗤笑了,对上韩松迷惑的眼神,笑意更深:“榆哥儿比以前活泼了不少,长此以往,你也能活泼些。”

韩松抿唇不语,面色绷得更紧。

他总不能跟娘说,自己已经活了四十余年。

他怕吓着苗翠云,更怕她深究上辈子自己的经历。

那些不是什么好的回忆,说出来也是徒增

一位伤心人。

好在苗翠云也没多说,见他闷头抄书,又兀自忙去了。

-

翌日

天刚蒙蒙亮,韩榆就醒了。

他惦记着去镇上,做梦都是想象中的小镇风光。

萧水容就着油灯给韩榆上药,轻拍了下他不停扑腾的双腿:“和你二哥出去就这么高兴?”

韩榆弯起眼睛,只一味笑着。

萧水容把昨晚备好的六个铜板塞进韩榆手里:“想吃什么就买。”

韩宏晔在一旁附和:“你娘说得对。”

他们手里大钱没有,小钱还是攒了点的。

韩榆握着冰凉的铜板,分别抱住爹娘的胳膊:“那我给爹娘还有姐姐带吃的回来。”

萧水容几人笑着应好,心想榆哥儿真的长大了,愈发懂事了。

趁韩榆洗漱的时候,萧水容背着人把绣好的荷包帕子交给苗翠云,托她让韩松交给镇上绣铺的掌柜。

苗翠云私下也接了绣活儿,原也正有此意,便一口应下。

韩榆的早饭依旧是蒸鸡蛋,韩松则是粥配野菜饼子。

韩榆本有意亲近韩松,再有这些日子的师生关系,更将韩松当成自己的亲兄长。

见他吃得寡淡,就挖起一勺嫩滑的鸡蛋羹,摇摇晃晃往他碗里送。

韩松瞥了眼东屋外虎视眈眈的双胞胎,没肯要:“自己吃。”

韩榆见他坚持,也不强求,嗷呜一口吞下鸡蛋羹。

不远处,响起清晰的吞咽声。

兄弟二人仿若不觉,迅速吃完饭,相携往村口去。

路上,韩榆遇着好些村民。

们热情友好,问韩榆伤口恢复得如何。

韩榆头一回直面除家人以外的善意,短暂的无措后,努力抿出一抹笑,面红耳赤回应着。

其中有个身形似小山一般壮硕的黑脸汉子,上来一把捞起韩榆,放在胳膊上颠了两下:“不愧是关大夫,这么快就活蹦乱跳了,那天可吓坏我了。”

韩榆的视野忽高忽低,心说你也吓坏我了。

等坐上村口的牛车,沿村道一路往西,韩松低声说:“那天就是五德叔将你从山上带回来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