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不知开了多久,尤里里猛然惊醒,司机翻了翻打表器。
“一百三,手机支付谢谢。”
尤里里打开手机,接收到了另一头司机发来的付款信息。一百三十块钱的车费,赶得上她之前一个月的公交费了,不过,也就剩下这一次。
尤里里豪爽付款,然后从后备箱拖出行李箱。车子缓缓启动,只给她留下一片呛人的尘雾。
挥手拨散开空中烟尘,面前那辆紫色的印着各种广告的大巴车,便是通往青山村的唯一车辆。
车子上一方司机,一方凸起的平台,剩下的便是老旧的座椅。座椅上夹杂着的潮湿中散发着异味,靠椅不能调动,却在靠上一瞬间嘎吱作响。
一旁的白发老爷爷推开一半蓝色一半透明的掉了保护膜的窗户,咳咳两声,卡在喉咙里的痰像是烧水壶中翻滚的水蒸气挤过壶盖。
这才是她记忆里熟悉的画面。
车子慢慢启动,轰隆声响彻四周。
大约走了半个小时,视野开阔起来。
田间绿草,暖风微拂,溪水叮咚。
随着司机那声带着乡音的“终点站到了!下车!”,车子又往前移了两下后顿然停下。
众人纷纷下了车。有继续向前走的,有折回向后走的,可走向面前这条小路的,只有尤里里一个。
正是艳阳高照的时候,尤里里伸出手挡了挡脸上的太阳,望着前面那条窄小的林间小道,那是通往村子的方向。
她所在的村子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土瓦房,也不是一人几亩田地耕种,在她上中学那会儿,就已经来了不少的竞标公司前来开发,现在,家家户户都是小洋楼,村子里的村民都在家乡工作,上到六十岁老人,下到十八岁少年。
尤里里觉得,这里不比城市里的高档小区差,甚至比城市里要舒服许多。
行李箱走惯了那些平坦的柏油大道,现在走水泥小路确实有些慢。
尤里里费力的拉着左摇右晃的行李箱,顶着大太阳一步一步往前走。她应该庆幸,今天穿的是布鞋而不是高跟鞋。
耳边的蝉鸣声逐渐减弱,穿过这条林间小道,便是村口。
彼时,一个村民骑着电动三轮车路过,经过尤里里时,还特意掀开了头顶的草帽多瞄几眼。
“里里?!是里里吗?”
尤里里抬头,望着面前不太熟悉的面孔,思索半天,这才想起是村头第一户的梅婶儿。
“梅婶儿!是我!这么热的天您这是干嘛呀!”
“诶呀!厂里头又来了一批加急订单,刚才打电话让我去呐!话说,你放假了?”
看来,她的妈妈李女士还没把这个消息传播到村子里。
“嗯!我放暑假了!梅婶儿你快走吧!别一会儿耽误了!”
“是是是!要不然就拉你一段了!我先走了!”
电动三轮车嗡嗡声在尤里里耳旁响起,这熟悉的声音,还有周围沁人心脾的泥土芳香,一切都是那么的令她安心。
尤里里轻车熟路的来到自家门口,哪怕这些小洋楼都长得一个样,她也还是能准确的说出哪一家里住着什么样的人。
从小在村子里长大的小孩儿,混得开,人缘好。
不过对于尤里里而言,这也仅仅适用于在村子里,出了村子,她就带上了社恐人设。
家门虚掩着,还没进门,尤里里便闻到了炖土鸡的香味儿,这可是李女士的拿手好菜,里面放的有那些调料她一清二楚。
尤里里推开家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排列整齐正在晾晒的衣裳。
“妈!我回来了!”
尤里里把行李箱拖进屋子,看着厨房李女士忙碌的身影。
“妈。”
“哎呦!老天爷!你吓我一跳!回来怎么也不知道说一声。”
尤里里撇撇嘴,心里喊道冤枉。
“我喊了,是你没听见而已。”
“犟嘴!就知道犟嘴!你这性格怎么在职场混得开!”
李女士这话可真是不偏不倚的戳到了尤里里的痛处。
“妈,话不带这么说的,我也还是很受同事欢迎的。”
尤里里对天发誓,这话说的绝对不昧良心,毕竟在那一层楼里,她可是包揽了所有同事的闲活儿,什么买咖啡,打印东西,跑腿拿外卖等等。
锅里的土鸡已经炖的喷香,李女士掀开锅盖,抽油烟机把最后的热气吸走,点击开关,震耳的轰隆声瞬间停止。
尤里里拿起一旁的筷子夹了一块儿塞到嘴里,烫得她直跳脚。
“慢点儿!再把舌头烫坏了!”
李女士还是按照老规矩,把里面得鸡肝和鸡心单独盛到一个碗中,递给尤里里。
“谢谢妈,还是妈疼我。”
“去去去!给你爸上个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