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开局在春秋战国直播历史(73)

作者:北山小石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范蠡觉得陶地是天下的中心,经商交易的道路畅通,在这里经营为生,可以发家致富。】

【于是,范蠡自称为陶朱公。】

【没过多久,范蠡的家产又积累到了巨万,由是天下人皆称道陶朱公。】

范蠡:“!!!!”

原来我经商这么有天赋的吗?!

【至此,卧薪尝胆的故事讲完,春秋战国的故事也将暂时告一段落。】

【接下来,是大家投票选出的《大秦系列:秦始皇焚书“坑儒”》——】

【请多支持!!!】

作者有话说:

本章主要参考《史记》

感谢营养液:小天使 1瓶

第24章 秦始皇焚书坑儒1

这一日, 当天幕出现《大秦系列:秦始皇焚书“坑儒”》数个流光溢彩的篆体大字之时——

无数人仰首,向穹宇望去。

他们是位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先人,是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是诸侯国的君主、是各国的名臣将相……

【“焚书坑儒”一词, 历来为人们所知。】

天穹之上传来几声熟悉的音色,而如今这些时空的人们已经见怪不怪, 习惯了碧空之中、时不时地便会显露出这样如同神迹一般的玄诡异象。

孔子的身边,围着一群弟子。

在天幕述说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后, 他们就在迫切地,等候着下一段视频的到来。

因为之前的视频已经向他们预示过——

这一次的主题, 将会是秦始皇“焚书坑儒”。

焚书?焚的是什么书?

坑儒?为何要坑儒?

在此之前, 孔子曾经数次在弹幕里呼唤秦始皇嬴政,希望他能出来给出一个解释。

毕竟等待天幕出现, 时间实在是太漫长了。

谁也不知道, 那种宛若神造的天幕异象会在几时降临, 他们儒家都已经等不及了!

倘若,结局注定是“焚书坑儒”,思想无法传承下去, 那这么多年的周游列国、修订六经——

又有什么意义呢?

然而秦始皇本人, 终究还是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这让他们十分焦灼。

颜回:“夫子的学说, 越是抬头仰望, 越是觉得其崇高。越是去钻研, 越是觉得其坚固。”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这样的学问, 又如何能丢失后世的传承呢!

子贡:“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也。夫子言天道与性命, 弗可得闻也已。”

如今的情况, 尚且如此。

倘或将来一炬而焚之, 这些文章也不可得了。又当如何理解“天道”与“性命”呢……?

孔子与众弟子,身边的气压颇低。

他们环绕着坐在一起,一丝不苟地望向天幕之上的画面,聆听着那仿佛来自天外的声音。

孔子唉声叹气:“不行啊不行啊,君子担忧的就是,死后的名声与自己不相称。

我的主张不能施行,我要凭借什么在后世显现自己呢?”

——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於後世哉?

在天幕的视频,刚开始放映的阶段里。

诸子百家之中也有一些安慰孔子的,他们有的还在弹幕里,帮忙指责秦始皇——

诶嘿,反正秦始皇在他们的后世!!

嬴政:“……”

不乏有一些排斥孔子学说的人,私下里幸灾乐祸,也有的公然在弹幕上添油加醋。

孔子:一把辛酸泪。

【焚书坑儒,又称为“焚诗书,坑术士”。也有说是“述士”,即儒生。】

天幕之上,显露出两行大字。

“焚诗书,坑术士。

焚诗书,坑述士。”

——分别展示了“术士”与“述士”的字形。

孔子:?什么意思。

【在西汉以后,称为“焚书坑儒”。或云为秦始皇焚烧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孔子一听“四百六十余人”。

他先是呼吸一滞,紧接着长长地叹出一口气,内心开始有些烦闷不已。

那可是四百多条人命!!

[孔子:苛政猛于虎!嬴政给我出来!]

虽说不清楚“犯禁者”是何含义,但孔子最近在弹幕上发言发得多了,也就没那么拘束了。

如果有想说的话,大家都会直接发言。

某一时空的嬴政正在与李斯、韩非一起看天幕的视频,这时候的他还是一名秦王。

嬴政:“……”孔子好激动啊。

这一年是公元前233年,韩非出使秦国。他与韩非、李斯,之前还在说儒家的事情。

韩非表示:“孔子学说为五蠹之首。”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

他们法家并不赞成儒家。

作为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在《五蠹》中表示学者、言谈者、带剑者、患御者、商工之民,是社会上的五种蠹虫。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