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课一共十三周,每次课后你都给我发了电邮,所以我记得你。”他坐在对面的沙发上,递给我一杯茶,示意我不用站起来。
“你上周的问题很好,看得出来读了不少文献,是不是有在这方面开题做研究生的打算?”
我张了张嘴,发现没什么可说的,就只是点了点头。我有想过做他的研究生,但是竞争太激烈,我的成绩不算差,但也不是一骑绝尘的好,想要拔他这份头筹等如痴人说梦。
他问我:“如果我邀请你来我的研究组,你会考虑吗?”
从他不经意的那一眼开始,我就隐隐有了预感,所以这个问题并没有令我过分意外。我于是又点了点头。
他说:“周惜,你好像不太高兴,如果你已经有了心仪的导师……”
我结结巴巴地说:“不、不是的,老师,我很、很高兴,做、做梦似的。”
他笑了,手臂越过茶几伸过来,摸了摸我的头,好像他是看着我长大的师长。他说:“你不是有问题要问么?我给你十分钟。”
第2章 组会
大四前的那个暑假,我进入了老师的研究组。这个事情我没有跟任何人说起,包括关系最好的一个室友。但是消息还是不胫而走,许多人都对我十分羡慕,甚至有议论说我是老师的亲戚。理由很简单粗暴,因为虽然我家在外省的乡镇,但我们都姓周,有可能是来自远房的某一脉。同样的,我也没跟任何人解释什么。
清者自清,做好自己就已经很好了。
第一次参加研究组的讨论组会,我特别紧张。办公楼的顶层高不可攀,曾经是我做梦都无法抵达的华山之巅。然而现在,我竟然也有了资格坐进这里的会议室中,听老师和他的研究生们探讨那些即便用浅白的语言也无法让门外汉一窥唐奥的课题。
所有人都知道,老师的团队门槛极高,成绩好根本连敲门砖都算不上,每年递交上来的申请表只有百分之一的成功率,而那被淘汰的九十九个都在申请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否则在学院的海选中就会被分流到其他导师那边。
我走过办公楼顶层的走廊,看见各个实验室里一排排隔间分明的办公桌和一个个埋头苦干的研究生,感觉一个全新的世界在眼前一点点的拉开了帷幕,缓缓地向我展露出它气象万千的神秘真容。
对于像我这样毫无基础的穷学生来说,尽最大的努力所能得到的最好结果,也无非就是考上这间名校的研究生,跟在一个不算多知名的导师身后完成几个拿得出手的项目,然后和所有同期的学生一起为那几个稀有的留校名额挣得头破血流,失败了的话就只能去一个不知名的三线小院校做一名一个月拿固定工资没什么前途和钱途的小教员。
泯于平凡和在岁月中蹉跎理想,才是我们最正常的那条人生路。
而现在,我的人生似乎有了另一个选项。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是老师慷慨赐予的,我一定要好好抓牢。
我的目光在实验室透明的落地玻璃上久久停留,也许一年后,这里的某一个角落就会有了我的一席之地。我的梦会在这里起飞,飞到我现在的目光无法企及的高度。
“周惜?”有人在远处唤了我一声。
因为到得太早,会议室的门还没有开,我靠着墙在门口已经站了十五分钟。听见这个熟悉的声音,我立刻站直了,向着走廊那边停在办公室门口的人鞠了个躬:“老师好。”
老师看了下表,招手道:“还有十分钟才开会,你进来坐吧。”
我知道他很忙,刚刚路过办公室的时候,会客厅里已经有两三个学生在等着,本想说“我就在门口等就好”,但他脚步匆匆已经进了门。
我犹豫了会儿,还是走了过去。在门口听见里面的学生在道谢,他们拿着资料兴高采烈的出来,脸上那种幸福满足的神情竟让我有些不舒服。
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这么小器,大家都是本科生,都被老师特殊对待了不是很正常么,倒是酸溜溜个什么劲?
老师看我只是站在门口,又招了招手让我进去。他的助理不在,他指了下饮水机和沙发矮几上的茶包,说:“看你一头汗,跑过来的?喜欢什么,自己冲来喝。”
见我不动,他顿住要回办公室的脚步,返身回来亲手接了水递给我:“别这么拘谨,我又没让你来考试。”
我不好意思的笑了,莫名有些脸红。
除了上次问问题的十分钟,这还是我第二次跟老师靠得这么近。虽然一直都知道他是一个很好看的人,但再一次被他含笑的眸子注视着眼睛,我心里竟然生出些异样的感觉,终于明白了女生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凑到他面前,哪怕被不经意的看一眼都会欣喜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