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在上(14)

作者:苏亓2019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博士申请批下来的那天,我去专卖店挑了一款保温杯,周日带去他家洗干净,用滚水烫了之后再倒入温度适口的纯净水。

他跟往常一样在书房工作,我把保温杯放到电脑前。他看了一眼,扬了扬下巴问:“不是有杯子么?”

我拿走那只马克杯,说:“您总忘,喝的时候水都凉了。这个牌子的保温杯性能好,调好水温一天都不冷。”

他的目光在我的脸上停留了片刻,垂下来重新对着屏幕,眼角弯出温柔的弧度,顿了一下才说:“谢谢惜惜。”

在学校他还是叫我全名,只有在家的时候,他喜欢用父母给我的小名唤我。那两个叠字像是含在他沉厚的嗓子里细细的揉过再轻吐出,特别好听。

我努力的把落在他侧脸上的视线扯开来,抿了下唇说:“这个是我的谢师礼,不许给我发红包。”

他笑着点头:“好。”

我又说:“还有一个礼物在你卧室里,我也调好了,不许关掉。”

他又笑着说:“好。”也不问到底是什么礼物。

那天晚上我在房间看资料到十一点半。客厅对面的卧室里传来优雅醇厚的大提琴。我猜他会讨厌闹铃的单调吵闹,于是挑了这款带录音功能的,下载了他喜欢的《卡农》。脚步声从书房传出来,走进了卧室,然后没再出来。

第8章 秘密

开学后我以博士生的身份正式进入老师的研究组,在他办公室旁边的实验室里,如愿以偿的有了属于自己的办公桌。

今年老师的研究组里本应有两个博士毕业,然而那两个学长的论文都没能达到他的要求,所以不能像同期的博士生一样赶上毕业季。两人加班加点的同时,同组的其他人也更加如履薄冰,周六的单独指导被排得满满的,每个人都在四十五分钟之后争取着他额外的“十分钟”福利,他的时间表密得一根针都插不进。

跟我一起入学的还有一个申博成功的硕士生,他已经在国内A类杂志上发过两篇第一作者的论文,由他校的导师推荐来深造。姚助理告诉我俩,教授周六实在没有空档,只能在组会上跟我们讨论,好在作为刚开题的新丁,粗胚塑形就行,不像其他人已经到了需要根据材质进行手工精制的关键时刻。

姚助理是个做事细致,说话活泼的人,他跟老师年纪差不多,据说是老师的小学同学,大学读的也是本城一家名校的本科,毕业后在业界混了几年,可能还是觉得学校环境轻松,应聘成功之后就一直做了下来。虽然有老同学的特殊关系,但他对老师就像领导一样敬着,把个秘书做得有规有矩,恬然自得。这些都是赵学姐告诉大家的,她的消息来源一直是个谜,“教授百事通”的外号几乎传遍了整个研究生的圈子。

周日去老师家成了我最大的秘密,有时候在组会上听见大家争着问问题,我都会心虚的低下头,感觉自己偷偷占了好大的便宜,很对不起那个硕士生和其他学长们。

老师还跟之前一样从没有说什么,在他的默许下,我成了科研组里最特殊的一个学生,每周都与老师有一段不为人知的独处时光。

这个事实让我时常觉得自己是在梦里,轻飘飘的喜悦里藏着沉甸甸的惶惑:自己何德何能,能够如此幸运?

也许……还是有一些事情可以稍微给我一点底气——

自从我开始为老师每周做一天养胃餐之后,他的胃病再也没有犯过;

我送的两件礼物他每天都会用到,好像还挺喜欢;

他的衬衫和西服不用每周都拿去干洗店打理,日常的熨烫和护理我都能帮他轻松的搞定;

家里的日用品的瓶子也总是满的,因为我定时就会去购买和更换……

不知不觉中,那个公寓成了我周末就会回去的一个家。而一周七天,我几乎无时不刻不在期待着周日的到来。平常只要有空,就会上网找养胃的食谱来看,小区周围的菜市场里运来了哪些应季的新鲜菜品,我像个精明的主妇一样,了解得清清楚楚。

不止一次,在拎着菜推开公寓门的时候,我在想,如果每天都能这样就好了。

唉……白天也做梦,我也知道自己是真的够了!

时常有人说,上班真累。但是打工仔只要不过分OT,下了班总还是可以休息的。做研究的人却不行,因为脑子不是打卡机,九点上班,六点下班,说停就停。进入课题的研究就像是在大脑里种下一颗种子,一天二十四小时用脑髓浇灌,没有一秒可以放松。

博士生的日子单调而紧凑,每一天似乎都与前一天没什么不同,然而每一天,我们都像在看不见前路的迷林中探索,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泥淖或撞上峭壁,重新找回正确的路时,满脚泥泞头破血流,整个人变成了另一个模样,痛并快乐着。

上一篇:不完全退火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