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个女人带兵打仗,是朝廷如此无能了吗?他们脑子里只有这类的想法……
【“花木兰出身平凡,没有经过任何训练,她进入军中却还要隐瞒身份,比其他人都要艰难,心里压力大,可是她没有被击垮,而是承受住这些压力,战胜这些压力,将之化为动力。”李一动容道,完全可以想象,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少女,曾经只需要埋头织布,做做家务的少女,女扮男装去购置各种物品,然后独自一个人上路进入军中这些有多困难。
而且进入军中后她要和那么多男人一起生活,她要如何费尽心思的隐藏女子身份。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一起生活,并肩作战十二年却都没有发现身边的战友是个女子。”李一低低一笑,“从前虽然听过动心忍性这个词,却很难理解,知道花木之后,却觉得这个成语实在适合她。
她的心性,她的谨慎,还有隐藏能力,实在了不起。”
说道这里,李一却又玩味道:“又或者,不是没有人怀疑归,只是谁也不相信一个女人能做到这个地步,于是就止于怀疑。”】
不少就是这么想的男人都忍不住摸了摸鼻子,啧,这确实难以想象。
【“其实木兰辞一开始就已经描述过花木兰的性格了,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写出花家的苦难,可是面对这个困难,花木兰却已经暗暗下定决心。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花木兰如此的平静,为什么这么这种时候她还这么平静呢?因为她早已经下定决心要替父从军。
像她这样的人一旦下定决心就不会改变,而有了解决方法,她自然能如此平静。”
“在那个年代,一个普通少女要经过多大的决心才敢去到战场上,我不能想象。”李一摇摇头,那是她没有经历过的生活和体验,但哪怕是想象,也知道这一定是一个非常难的决定。
“正因为有这样的决心和毅力,又有能在军营隐藏身份的谨慎和细心,所以她才能一次又一次的战场上活下来。
然而能活下来和能建功立业又是两回事,老兵说少见也不少见,可是这些少兵虽然擅长战场上保命,但是能建功立业,成为将军的却极少。
可是花木兰却做到了。
这就是她另一个才能的表现。“李一眼睛明亮,是一个女孩子对同为女性前辈的敬佩。
“花木兰没有打过仗,可是从军前就已经知道要做好准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她不吝啬钱财,一身行头装扮到位,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既写出了军情紧急,只能连夜赶路,夜宿荒郊野外,更写出一个少女离开闺阁远赴沙场,进入一个崭新世界的情景。
她的人生俨然天翻地覆。
此情此景,实在是触目惊心,闻之震撼,无人不动容。
黄河壮阔,女战士整戈待战,何等苍凉而又悲壮的境界此种境界,在中国诗史上稀有。”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寥寥数句,又引出备战将战的画面,而花木兰就是在这样一场又一场的战斗中脱颖而出,百炼成钢。”
“征战的生活难吗?当然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奔赴万里之外的战场,是刀光剑影,是战地生涯的艰苦卓绝,更是生离死别。
十年征战,多么漫长的岁月啊,身边的人来来去去,今天闭上眼睛就不知道明天能不能睁开眼睛,今天还一起并肩作战的同伴转眼就再也不能见……花木兰是其中的幸运儿,这么多年,她挺过来了,没有死在沙场上,而是活到战争结束,还立下功勋。”
“很不容易。”李一徐徐呼了口气,“说真的,我莫名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她活下来了,真好,她可以回家了,真好,她战功赫赫,没有被辜负,真好。”】
梁红玉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是啊,每次能活着回来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又挣了一条命,确实不错。
【“她满身荣耀而归,是英雄,更得到了回报。”
“我很已经花木兰没有在官场是大展拳脚,但是也很高兴她初衷得以尝,她报效国家,她替父从军,于国于家都竭尽所能,也都没有被辜负。”李一到底还是高兴的。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全家人都欢迎木兰回来,喜庆患腾,真好。”她只怕英雄辈出辜负 ,只怕好心没有好报但是结局是好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