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能从女子中选拔一些人才取代……唔,始皇帝盘算这件事的可行性,其实他早先就已经慢慢开始任用一些女官,但是目前还未见成效,这当然是也有时日还短的原因,但是也不得不说是朝中官员有意无意排挤,哪怕是为了避嫌,而不是存在恶意,但是也就可以看出女子为官的难处实在不止一星半点儿。
而且......也没有那么多女子愿意大胆走出家门,当然有想要搏一搏的,但实在不多。
始皇帝当然不轻视女子,事实上秦国宣太后就是极有能力的女政治家,可他也知道,女子受教育者少,哪怕是出身良好的女子,也没有被培养过为官之道,不是谁都是宣太后。
“官吏要继续培养。”尤其是下放到各地的官吏,女子可以试一试,总聊胜于无。始皇帝心平气静的想。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间女叹息。”李一轻声吟诵这首当年让她背诵得欲生欲死、爱恨交织、名传千古的乐府诗。
当年初读,尚且还没有什么想法,只是空洞的背诵原文,背诵译文,至于其他的,并不在乎,更没有去想那么多。
长大后出了社会,才知道花木兰的勇气和坚强是无数人望尘莫及的,而花木兰的能力更甚世间之人千百倍。】
“木兰辞。”多少人脱口而出,对这首乐府诗实在太熟悉了。
“乐府诗首推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有人对此赞不绝口,显然是爱极了这两首。
“花木兰究竟是否真是存在?”也有人研究这个问题。
木兰辞作为较早期出现的作品,显然知道的人是极多的,自然也就引起偌大的关注,真要说起来,哪怕是文人圈子对木兰辞都是秉持正面褒扬的态度的,天幕拿花木兰开场,也就是显得矛盾没有那么尖锐了。
【“在文学形象中,人们对花木兰总是赞赏的,赞赏她替父从军、友爱姐弟,赞赏她忠君报国、热爱国家,赞赏她英勇无畏、坚忍不拔,她有很多美好的品质,但是全诗却依然是围绕着她身为女子却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罕见的事情却记述。
她诚然是传奇女子,可是谁也没有说,如果不论性别,她和男子又有什么两样呢?她的才华、她的心性、她的品格分明胜世间男儿千千万,可若非替父从军,谁也不会知道她。”
“世道险些葬送了一个传奇女将军,她本只是最普通的一个老百姓家的姑娘,可是阴差阳错给了她一个平台,展示她非凡卓越的才能,这是她的幸运。可是也完全可以想象,世间又有多少女子没有一个展示平台而寂寞无名。
都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可是女子在世人眼里算什么千里马呢?”
李一嗤笑:“木兰原来是女郎,这是多么惊奇的事情,于是有了这篇木兰辞,可倘若是儿子代替父亲出征,那虽然也是一段佳话,值得称颂,可还会有这样的传奇性吗?没有。”】
第264章
【“花木兰有多厉害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征战沙场十年,凯旋而归,皇帝亲自召见,授予木兰极高的军功爵位,又给她以千百计的金钱赐赏,一切都彰显皇帝对花木兰的优遇。”
李一眼睛亮晶晶道:“在古代,策勋就是记功,勋位分作若干等,每升一等是一转,而花木兰被记为十二转,可见功劳之高,升迁之快。而从皇帝的态度更可以看出他对花木兰的欣赏和厚爱,如果不出意外,这将是朝廷上一颗冉冉上升的将星......”说道这里,李一深深叹息,“可因为她是女子,于是一切戛然而止,多可惜啊。”
“诚然,急流勇退是一种人生态度,何况花木兰是男扮女装替父从军,较真来说也称得上欺君之罪,尽管任何一个英明的皇帝都不会追究这个责。
但是,花木兰却知道进退,知道能隐瞒一时未必能隐瞒一世,更不会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寄托在皇帝的一念之间,可见其人生智慧。”
李一很平静的夸,也是真的很可惜。
“但我仍然很遗憾,世道没有给女子一个出路,哪怕如花木兰这样沙场生死间闯出的已经被检验过有真本事的将军,也不行。”
“就算皇帝容得下一个女将,她也会成为朝廷中的异类,难以立足朝堂,这是最真实也最残忍的事实。”】
平阳昭公主抿了抿嘴,她的父亲很宠爱她,她是公主中独一份,他们都觉得她的功绩获得这样的荣宠已经足够了。
没有人想过她想要的是当一个将军,还是继续做那个金尊玉贵的公主。
因为父亲不需要,朝廷也不需要她这样一个女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