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乐托着脑袋的手上夹着一支水笔:“指纹比对的结果指向一个叫华均的画家,听说他在高须市还挺有名的,前几年名声大噪时候被国外的经纪公司挖走了,根据出入境管理记录来看,华均10年出国今年年初才回来,身高一米八三,今年32岁,已婚,妻子叫沈苗苗,他与妻子育有一儿一女,大女儿华怡恬7岁,小儿子华墨莱3岁。除了作案时间对得上,其他的信息都不对。”
梁叶翻了个白眼,轻飘飘地说:“老母猪卡栅栏,进退两难了吧。侧写本来就是无证推理,出错也是难免的嘛。”
方敬言一个字也没听进去,两只手不断地在半空中比划。詹志信伸出手在方敬言面前比划了几下:“你这孩子,着魔了?”
方敬言回过神来:“这个指纹很奇怪。”他随手找来一个杯子,“凶手遗留在杯子上的指纹分布是左侧一个,右侧两个,右侧手指分别是食指和中指。我记得黄美珍是给凶手泡了茶,高温的情况下这么拿杯子并不方便。”方敬言按照指纹分布的状态向众人演示,“应该是托着茶杯底部才比较正常。”
“鸡爪疯?”何乐问。
“还有这里。浴室水龙头开关上下各提取到一枚指纹。”方敬言翻过一页报告,“浴室水龙头是单炳式上下开关的。开关下方竟然能提取到一枚完整的指纹?”方敬言掌心平摊向上,比划着开关的动作。
“如果是手柄上方能提取到完整指纹,那还能说的过去。”江晓也试了几下,“这么操作开关并不顺手。”
“华均……华均……”方敬言反复念着这两个字,“我好像在哪里看到过这个名字。”他点开方绪的朋友圈,第三条链接里是高须市艺术大学研究生展览的推送报道。
一张三人的合影里,华均站在最左侧。照片角标里用浅灰色写着几个字:知名校友华均先生,“找到了。”
“敬言,你这记忆力可以啊。”詹志信朝着方敬言举起大拇指。
方敬言在屏幕上输入了一串电话号码,按下免提键,没一会儿电话那边传来了方绪的声音。
“喂,你在哪儿?”
“学校呢。怎么了?”
“华均你熟悉吗?”
“嗯,是我们学校的毕业生,挺有名的。这些年在国际上得了不少大奖,还办了好几次画展。目前每周三、五在学校里讲课。”
“他为什么回国?”
“这个我哪里知道。”方绪顿了顿,“不过我好像是听说他和太太准备离婚,回国处理离婚事宜的。怎么了哥,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你知道他住哪儿吗?”
“我没了解过,但是我知道他在市中心开了一家画室,叫……华均艺术工作室。平时没课的时候,应该能在画室里找到他。”
“嗯,我知道了。挂了。”
“等等,等等……”方绪急促的声音ᴶˢᴳ从电话里传出,“哥,你也帮个忙呗。”
“什么?”
“上次你和那个警察姐姐来学校,有好几个投资方都想认识那个姐姐,你能帮我要个电话吗?”
“我和她不熟。”
“你少骗人,你同事还能不熟悉?特别是女、同、事!”方绪一字一句地说。
“同事之间更应该保持合理的距离,你懂不懂职场规则?不该问的事少打听,还有,少和那些土大款来往。”方敬言垮着一张脸,挂断了电话。
有些事看破不说破,詹志信这个老江湖早就看出了方敬言的心思:“干得漂亮,保护女同志的个人隐私,是每一位男同志的义务。”
江晓清了清嗓子:“何乐,黄美珍的资料里怎么说?”
“黄美珍原名叫黄丽。距离死亡日期半年前开始,黄美珍在一家名叫蓝堡会馆的夜总会上班。我们用黄丽的名字查过了,系统里有一个人的身份信息完全匹配,可以确定黄美珍就是黄丽。”
“看来施诚还是有点用的。”方敬言笑着说。
“可是……这个画家华均是怎么和黄美珍发生关联的?”梁叶对着电脑里华均的个人消费记录摸不着头脑,“消费记录显示,他最近只用信用卡在画室和学校周边的商场消费过,香水、画材、高级女士连衣裙之类的高档商品,他和黄美珍也没有发生过直接的转账记录。这样的人……就算是招嫖也应该找个年轻漂亮的吧?”
“万一人家就好这一口呢?”詹志信说,“艺术家的审美偏好,真不是咱们这种俗人能弄明白的。”
“老规矩分开调查,我和方敬言去华均艺术工作室看看,梁叶和何乐去蓝堡会馆调查。”
第22章 蹲点调查(上)
华均艺术工作室开在市中心的一处两层楼白色洋房里,透过一楼的落地窗,能将工作室的每一个角落一览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