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骨枯(24)

作者:吴若离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周松跟着笑笑,暗自在心里琢磨:他问这些做什么,难道他查出些什么来了?

“方才老爷在做什么,有没有用得上我的地方?”

“有!我还怕你困了呢,来来来,再过来点,看看这个。”

周松看不懂,捏着纸皱眉。

周青云点一点最大那个圈,含含糊糊说:“才刚我到前头去散散,正巧拾到了一枚钥匙,一抬头,前边就是礼房。我想着,与其白站在那等人来领取,不如……”

他搓搓手,周松马上问:“那刘教谕来过了?”

捡是不可能的,哪有那么巧,偷来的才是真。果然是贼不落空,连个穷教谕也惦记上了。

“兴许来过吧,是这么一回事,我往那锁眼里一插,嘿,正好,打开了。我抬头一看,桌上的册子没有收起来,这可不好,夜里风大,吹坏了怎么办?”

“大人,这里没别人。”

“哦……”周青云轻咳一声,改口说,“官要做得稳当,做得长远,那势必要把这里的细碎都摸清楚。他陪房家那人来,这不是送上门,顺手的事嘛。可惜啊,他两袖清风,身上连件值钱的玩意都没有。真真应了那句‘奉薄俭常足,官卑廉自尊’。唉,可怜呀!”

“大人,不要只想着眼前。”

“嗯,你说得对,我正要说正事呢。你看这,为节省笔墨,省事,我就没写那些字,你听我说就成。这个呢,是房家,这条长的是长房,短的是二房,这个是三房,各家都有儿子在县学念书,凡过十五,必中。他们家已经有了五个秀才,很快要出第六个。”

这有什么稀奇的。

周松失望,拿起灯簪子,拨了拨灯芯,小声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可见这位教谕的廉洁是装出来的。五更天了,大人抓紧歇一歇吧。”

周青云打了个哈欠,站起活动活动胳膊,接着说:“说完这事再困觉,你说有没有可能,房家跟京里某位大官说得上话?”

周松身子一僵,又听他说:“这位刘教谕的弟弟,早年屡试不中,宏拓七年险些做了案首,如今在同志县做县丞。同志县离这只有五六十里,一天可来回,真巧。”

这位置是凑巧,但他猜的没错,倘若没这些事,照计划是再等一等就往这边调。

这家伙到底是怎么查到这些的?

周松皱眉,思索要怎么糊弄。

周青云好似在捋思路,来回擦着额头自言自语:“这名次,不是文曲下凡就是主考相助,可惜不知道那年乡试是谁主持。啊不对,就是过了,赋闲的举人多的是,凭什么他考完就有官做?”

周松赶忙打断:“大人想这些做什么,横竖与咱们不相干,咱们也管不上这些事。”

“这你就不懂了,找出这条线,我们也能攀一攀。我这官,做得不明不白,要是能正经拿个功名,姜家面上有光,我也好打那些小人的嘴。”

周松暗自叹气,忍不住催他“上进”:“大人眼下先抓要紧的事,我听说周家老祖宗改了主意,初九就会过来,城里这些体面人,都要前去拜见。咱们动还是不动,您给拿个主意。”

周青云露怯似的摆手说:“夜深了,睡觉睡觉。”

这脸色不像是装出来的,周松不禁起疑:他到底是不敢攀附,还是……猜到了姜家的意思?

“爷家里,当真和他们拉不上纤吗?找个管事的拢一拢也好。”

“唉,要是有就好了,我爹脸皮比我厚,他早有此意,将天下所有体面的周姓人家都打探清楚了,常哀叹此周非彼周,竟换不来一碗热粥。但凡有一丝缝隙可钻,我早就是体面的周少爷咯。”

应当不会有假。

他天天“咱们咱们”挂嘴边,这人从来不跟着说。老爷是凑巧听会因大师惋惜两句,才想起去找这个人。老爷足智多谋,做事滴水不漏,铁定叫人查过底细。他留心了这么些天,十分确定这就是个表里不一的小人而已。

第13章

周松不死心,初八一早,又请命出去找方老娘,留下周三跟在老爷身边“伺候”。

周青云客客气气请他去打水,周三疑心他是要支开自己,磨磨蹭蹭,一步三回头。

周青云发火,他总算走得动了。

殷若吊挂在房梁上,小声说:“大哥,今儿会有人来报一宗旧案,你别深究。”

周青云摇头,说:“黑是黑,白是白,不要再节外生枝。你只管在那待着,会有人来带你走的。”

“我还想起来一件事。”

“说吧。”

“房家大少爷身上有外伤,我去他家探过,屋里好冲的药味,除了内服的,还有金创和跌打。”

他脸色一变,摸上腰带,疾声催促:“快去,传信叫他们不要来了,在里边安心待着。万事小心。”

上一篇:檀香记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