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骨枯(139)

作者:吴若离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周松听懂了,借用姜家那几个“侠客”,是要付出代价的,就拿这条消息加那张记账的片子去糊弄。

周青云记得清楚,捡了土块在地上画圈,将刺杀的尼姑步法按顺序标出来。林拾一照着跳了一遍,人没有消失,杵在湿润但没有水流的溪床里。

“方才是有水的,难道这机关还能断流?”

众人围着溪桥左右上下来回找,每一块石头都翻看过,每一处都用力踩过,实在找不出来。

林密劝一句:“这里离外边近,离住处远,想必就是个逃生的通道而已。”

按常理,钱这样要紧的东西,藏在眼皮子底下更安心。

周青云笑笑,不肯承认自己就是太好奇这是怎么做到的,点头说:“那就去东北院找找。”

郑保那时焦灼地望着那方向,那不是关押地,就是老尼姑办私密事的处所。

千里故意放慢脚步,想落在最后,早点溜了,可惜周青云时不时看他一眼,十分“关切”。

别的庵全破败了,唯有这落梅庵风光依旧,后院到处经了新漆,比县衙气派。周松盯着那些围帐帘子转,回头就说:“这些都是好料,我拆下来带回去。”

“好师爷!”

林密赶的驴车还在,林拾一和周松骑的马也在,一会拉东西方便,因此除了方才说的两样,还有被褥摆件,通通打包带上。

周青云看的话本子多,精通歪门邪道,在书柜上找着一处机关,开启了一处密道,可惜里边空空如也,狭窄潮湿,只有一股难闻的霉味。

隔间没有书柜,有灯座,周松嫌弃它是不值钱的陶,没打算要。

周青云瞧见它,两眼放光:“别的都是好货,断不至于买不起好灯台,它能留在这,必定有大用。”

他抓着灯台向上用力,果然纹丝不动,不提改转,往左动不了,往右能:帐子后传来一丝响动。

林拾一要去抬那床,殷若跳到床板上,掀起里边的帐子,这就直达那通道了。

“小心为上。”

“是!大人,我先进去看看。”

她再厉害也是个女人,没得女人去冒险,男人留下干看着的道理。林拾一也钻了进去,周青云使眼色,千山稀里糊涂地跟进去了。

外边的人继续收拾值钱的物件,周青云悄悄地做了个噤声的小动作,摸出一个锦囊,从里边抽一把银票让周松和林密看见,无声说:老尼姑,别叫新来的知道。

倘若没有千山帮手,他就会拿这些宝贝和老尼姑交涉。老尼姑泯灭人性为非作歹,无非是为了钱财。这银票不同于银子,炸了烧了,连渣都不会剩。周青云舍不得,她只会更舍不得。

周松两眼放光。

林密没忍住,笑出了声,连忙找补:“大人快看这个,这砚屏的屏心不是普通石料,是整块的玉石,雕工也了得,值钱!”

“好好好!”

老尼们要跑路,这通道里边自然没有留下宝贝,但它通到了隐匿在山间的小院子。小院子里还有人,林拾一和千山留着看守,殷若从墙上飞奔回来复命。

于是先不忙搬东西,都往那边赶。

屋子里只有三个虚弱的女人,她们惊恐万分,蜷缩在床脚。无论人怎么劝说,既不答话,也不呼救。

留下殷若去接近她们,其余人又搜起了这几间房。

千山不想“投敌”,就在院子里待着。院里两口井,这并不常见,他试着像狗官那样思考。用来打水的桶,常用比不用更好,时常湿润,才不会萎缩变形。那两只桶对比明显,他忍不住朝着又干又旧的那只桶走了过去,挨着井架往下一看,忍不住骇了一大跳——井里有水,也有别的。

他咳了两声,周青云果然赶来关心“好兄弟”了:“今儿有大风,你没穿夹衣,别站在风口上,仔细着凉了。”

能不能别拿衣服说事了?我没那么落魄,有衣衫的,出来得急,又是干这样的活,只带了两件同样的黑衫而已!

千山感觉搭话就输了,咬紧了不理他。

到了井边,不看一眼好像少点什么。周青云也往下边瞧了一眼,对上泡得发胀的黑绿人脸,轻飘飘地说:“哟。”

千山不服气,又朝里边看一眼,这一次,屏息稳住了。

周青云拉他一把,提醒道:“尸首泡久了肨胀,井口太小,迟早要炸,小心些。”

都说“两人不看井”,方才他有机会推自己下去,但他非但没有,还护着自己,这让千山更不自在了。

周青云叹道:“打井花费不小,特意再打一口新井,里边恐怕不止这一个。这深山茫茫,掩埋不费事,非要如此,只是为了镇住活着的人,难怪她们都失了魂。千山,这样的事,该不该严惩?”

上一篇:檀香记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