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一看见赵金珠为他生的两个孩子就开始落泪,他想起辽国皇宫前被坑杀的18位皇子,他们没有任何过错,只不过投生帝王家。赵金珠以为蔡文思念儿子落泪,升官没有给蔡文带来想象中的愉悦,他开始质疑以往的政治抱负。蔡文忍不住问赵金珠,“不如我们找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带着孩子过百姓的生活。”赵金珠点头赞同,“我愿跟随夫君。”
然而百姓的生活又能好到哪里去,蔡文走到边境看到饿得面黄肌瘦的赵军,边关战火导致百姓流离失所。他一个宰相之子,她一个皇族公主,他们过的日子不愁衣食,还在做归隐田园的梦。
对着赵檀香的发问,蔡文更是无法说出真正的缘由,只好搪塞过去,“苏将军奉旨收复燕京十六州,他恐怕没有那么快回来,见玉佩如同见人吧,迟早都要给你,不如早一点。我也希望苏将军早日归来,你们早日成婚。”
赵檀香从蔡文的脸上看出了他的窘迫,蔡文此次出行似乎受到了不小的震撼,少了以往纨绔公子的洒脱,多了忧国忧民的沉重。
赵金珠送赵檀香走出府邸,新搭建的太傅府邸规格甚高,赵金珠先前沉浸在蔡文升官的喜悦中,她没有太多的抱负,把丈夫的抱负当成自己的抱负,但她也发现了蔡文的异常,不由得对赵檀香倾诉,“夫君归来后,夜不能寐,短暂地睡下后,又噩梦惊醒。我问他是否有什么困扰,他也不说。明日父王就要来府邸探望,看到夫君这般模样我甚是担忧。”
赵檀香看着辉煌的太傅府,对着庭院墙角偷偷地画了手势,“金珠姐姐莫要担心,明日圣上莅临,贵府必然蓬荜生辉。”
翌日,皇帝赵吉莅临太傅府邸,太傅府邸花园墙角一夜之间长出芝草。赵吉饶有兴趣地观赏芝草,还赐予蔡文一封手诏,称赞蔡文为收复燕京做的努力,现在芝草都在回应太傅的美德,太傅府里的芝草对整个国家而言是一个吉兆。赵吉当夜兴致盎然喝得酩酊大醉,不得不留宿太傅府。
第22章 燕京空城
燕京十六州,十六座空城,在苏家军抵达前,金国军队把城池洗劫一空,苏俊看着城中百姓,衣不蔽体,易子而食。
这样的城市,要恢复到以往的光景怕是要花费数十年的时间,数代人的心血。然而为了十六州,赵金联盟里写明了每年都要额外缴纳的赋税。
苏俊提笔,笔如千斤重,他该如何告诉皇帝赵吉,他收复的只有表面的城市。赵吉沉浸在收复故土的喜悦里,从他手里丢失的国土再度回到赵国,赵国皇宫举办了盛大的祭祖仪式,告知列祖列宗。
在完颜洪统治时代的汉官几乎逃跑到了金国,剩下一人瑟瑟发抖,捆绑送到苏俊前,苏俊看着来人,瘦得和赵军士兵差不多,面色发黄,衣衫褴褛却努力做出了一副文人的风骨。
此时前线的赵军缺衣少食,苏家军以往留有一万人戍边,还有五万的前辽军队郭世达在此,养活前辽军队也需要耗费银两。往往粮草抵达,士兵饿死过半。苏家军的状态也没有好太多,西南镇压死伤惨重,精锐部队由苏芬芳统筹留在了南方,南方一带富足,万一再被起义军攻克,郑国将没有任何的收入。苏俊一人带着一万军队来到燕京十六州,数月过去,剩下九千人。苏俊知道为了活命,人吃人的现象比比皆是,他几乎不吃肉,他也无法断定端到他面前的肉是否是人肉。
“你叫何名?”
“小人宋智民。”
宋智民抬头看苏俊,苏俊端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笔,写写停停,面容俊秀,看起来不像征战四方的将军倒像个书生。
“你为何不走?”
“我还有妻子。”宋智民答,“她走不了,我也就不走了。”
苏俊不再追问,命人将宋智民松绑,“宋先生留在我身边,你对燕京十六州颇为熟悉,可以帮到我。”
宋智民叩谢,“苏将军大恩。”
适逢将士端来一碗肉汤,腾腾冒着热气,苏俊搁置在案头,见宋智民盯着肉汤,“先生是否饿了?这碗汤。”
“不”,宋智民退后数步,惊恐地摇头。
两人目光相对,读懂了彼此的心思。宋智民闻到肉汤的气味开始呕吐,他没有吃粮食的胃里吐的都是酸水。苏俊看了后,命人换上一碗米汤。
军妓少了,锅里有肉了,将士们温饱不得解决,没有留下女人们的必要。自诩来自文明之邦的赵国军队,变得和金国军队一样,宋智民看见军营里的大锅翻腾,他双手颤抖,闭上眼,流下两行泪水。宋智民做好准备,赵军收复燕京之日,他留下来一博,生死难料,他再也不想在金人的统治下苟活。以往读书人通过科举走上仕途,偏偏他生在燕京,金人统治下他没有出路,只能谋得一份文员工作,混个温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