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安想了想说:“我们的核心团队不到20人,当初起名字时,大家集思广益,最后我定了CxP,也有很多解读,有的说这也是个电子器件的名字可以贴近产品的感觉,但我觉得C是China,P是Pioneer,x可以是英文字母,也可以是放大倍数的乘号。没有规则感的名字很好,代表我们不受束缚嘛。”
她消化了一下他讲的理念,然后打开了电脑,向他展示一个素雅简约的PPT,娓娓道来:“我觉得你们对媒体资源利用得太少了,还徘徊在传统媒体上。但你们现在还没形成品牌影响力,得到传统媒体观众的认可太难了,基本陷入了观众不是受众的窘境。网络上,我看也是那几个骨灰级玩家才知道的网站。而且我觉得你这手机的产品形象带着鲜明的性别感,似乎完全没考虑过女性消费者。”
“对,是。我的确只找过报纸和电视圈的媒体朋友宣传过这事,网络上的渠道都是我们自己在做。大家都是这个圈子的资深,但也确实涉猎不够广泛了。至于女性客户——我们团队里没女人,虽然他们巴不得能招来一个半个的。”他很赞同她的想法。
“所以我建议你们对传统媒体的使用最好改变一下方式,不要只打那种4A级别的广告了,烧钱又没效果,直接植入年轻人喜欢的几类综艺,也可以找代言人口播广告。女性受众常用的网站也要涉足,我帮你编了几个营销故事,你看能不能做成动画版的小剧场故事,会让一般女孩动心的都得靠故事。线上小众媒体的清单和女性营销方案我都列在这里了,还挂了几个附件。我也已经开始帮你写软文了,我可是好几个网站的大V呢,嘿嘿!”
他认真地看着她的方案,没想到她这么用心。
“噢当然,”她也有所顾虑,“我这些小伎俩只是为了促进你的短期销售,因为在柜台时我看到你这个季度的销量了,实在是……但长远看,你苛求品质还有包装和实体店都是这种简洁而空灵的形象,我觉得才是这手机最好的样子。但现在这种信息高度碎片化的时代,我们真的很难再做出一击即中的宣传效果了。所以先解一下燃眉之急。”
“嗯。我会好好研究一下。”他欣赏地看着她,然后忍不住揉了揉她的头发说:“没想到你这小丫头还挺有见地嘛!”
“谁是小丫头!我比你小不了几个月啊。”她不耐烦地捋着被他揉得乱糟糟的头发,说“讨厌,把我的发型都破坏了。”
“你什么时候这么重视形象了,原来跟个假小子似的。”他总是喜欢回忆她曾经的样子。
“因为我现在是个适龄女青年啊,要时刻做好迎接爱情的准备。”
他听她这样说,心里酸酸的,“那你有目标了吗?”
她无奈地撇撇嘴说,“还没。我们报社也是一堆成天混日子的废柴。为什么就不能有个真心热爱这个事业的有志青年呢?”她支着肘,托着腮,沉浸在粉红色的遐想里。
“你还是要找同行吗?像我爸妈那样过日子吗?”这个话题对他来说很沉重。
“那有什么不好的,我最喜欢你妈妈了,她送我的书我现在还珍藏着呢。高考过后,我们还通了一段时间的信,但我一直没什么成绩,怕打扰到她,渐渐地也就没再联系了。那,星羽阿姨现在好吗?”她凑近问他,眼睛里充盈着热切的期待。
他顿时语塞,躲闪开她的目光,滑开转椅,随意晃动着鼠标,拨亮了屏幕,“她……还好吧。”他语气生涩,红黑色的荧屏光芒投进了他的深眸。
“哦。”他一直不太愿意讲家里的事,就像她一样。所以她也习惯了。
“咦,你这电脑壁纸是《别惹我》吗?”她看着他这个巨大的台式机屏幕上炫酷的壁纸,是电影里那场最过瘾的爆炸戏画面。
“对啊。你看过这电影了吗?”他知道她最爱的导演就是吕克贝松。高中的时候,她完全沉迷在吕克贝松的暴力美学里,记得有一年暑假,他俩甚至刷了他几乎所有的电影。
“当然!吕克贝松的新作诶,我怎么能错过!去年上映时我买的首映票去看的呢,可惜刚看了半个多小时就被组长夺命连环CALL叫走了,我当时还是菜鸟,哪敢怠慢了,大晚上九点多又跑回报社加班!”她懊丧地捶着桌角。
“是国贸那家电影院吗?”明安努力追忆着什么,好奇地问。
“对啊,当时最早放票的就是那家。怎么,你也去了吗?”
“你当时穿着蓝色的风衣吗,很浅的那种蓝色。”他突然挺直了脊背。
“好像是吧,我当时也就那两件外套换穿。但我记不大清了,只记得当时系了个很厚的围巾,那天真是救命了,晚上的风特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