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酝春再逢(98)

作者:拾月儿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陈姑娘的家就是陈宜家旧宅,半年前大火,陈姑娘命悬一线,多亏了董参照顾医治,才捡回来一条命。

“庐州已经乱成一团。”

董参知道他们担心,赶紧解释:“姑姑姑父收到你的信,说要等你回家。”

“小媒婆那边,”他顿了顿,仿佛一夜间老了十岁,疲惫道,“送他们俩到靖远,我就回庐州,一定要救她。”

他们一队从庐州逃走,一队往庐州去。这天下已没有平静安康的日子可过。

第51章 萧索的庐州

陈宜将房间让给陈姑娘带小媒婆的儿子睡觉,自己和李存安、董参待在厨房。

厨房里木炭味道还没有散,暖烘烘的。

董参大口吸溜面条,一碗清汤面叫他吃得津津有味。

“淮南道节度使已经投诚,把小儿子送进了宫。庐州太守也换成佟家老大,说是太守,节度使讲话根本不听。”他说。

话音刚落,陈宜发现问题。她问:“换了庐州太守,没换扬州的?”

董参点头。

淮南道治扬州,庐州仅为辖十三州之一,论繁华不及扬州十一。太后侄子专治庐州,摆明了朝陈宜、李存安而来。

“她晓得你跟我回来了。”陈宜望李存安。

李存安摇头,“不一定。只是晓得我不在西京,认为有这个可能罢了。”

李肆行叛变的消息还没有传开,董参不明白两人打什么哑谜,面条吞下,疑惑看向两人。

“李肆行和常自成举旗造反,立西京为都,”李存安简要同他解释,“如今河西出城简单,入城困难,都要查过关文书。”

“你的户籍在靖远,当没有问题,可陈姑娘和小平佻属于外来户,还是已归佟家管束的庐州,恐怕进不去。”

他掰开揉碎,理性分析,生怕董参以为他藏私心,不信任他。

“如果,他们是你的家属,就不一样了。”

“回乡成亲,是很合理的理由。”

陈宜点头,她始终有负董参,这种事情上不好插话。

意外的,董参咬唇皱眉,没有立刻拒绝。他放下碗,手指揪着衣角,看起来很不情愿。

“我不能对不起平梅,”他想了想,“不如让他们先在河南道安顿,我接了平梅再一起回靖远。”

“可以说陈姑娘是平梅的表妹,应该不会查这么细吧。”

他说话还和从前一样温吞,这回陈宜的脑子没跑过他的语速,结结巴巴问了句:“什么意思?”

厨房门被推开,陈姑娘不知站了多久。她低头搓衣角,不好意思地说:“我不跟平梅姐姐争。”

陈宜还没反应过来,姑娘跨进门,握住董参右手,当着李存安和陈宜的面,声泪俱下,“就是做小,我也要跟着你!”

太直接了吧!

陈宜不自觉挪动身体,往李存安身边近了几分,身体倾斜,瞳孔震颤。

李存安扶住她,小声在她耳边吃味,“都是陈姑娘,某人可从来没表白过。”

陈宜耳廓发烫,立马坐直,清嗓咳嗽。

“咳咳咳,”她盯着眼前的木桌,左右都不敢看,“其实吧,也不一定要成婚,先混进城再说呗。”

“再说,”她端正神色,认真道:“我们既回庐州,就会救出小媒婆,不用你冒险来回奔波。”

她转头,李存安点头,没有异议。

是夜,陈宜和陈姑娘睡在一起,中间夹着平佻,两个人都没说话,很快入睡。

李存安和董参在马车上将就,董参翻来覆去,气叹个不停,搅得李存安实在睡不着。

“你有屁快放!”李存安忍不住低声吼他。

董参坐起身,“你告诉我,你是怎么让陈宜和泰宁和平共处的?”

“和平共处?”李存安双手搁在脑后,“泰宁死后,陈宜才答应跟我好。”

他说起谎不眨眼,不告诉董参泰宁的事情,才是保护他。

“怎么?你小子享齐人之福还不快活?”

董参直挺挺睡下,翻个身,不说话了。

直到李存安朦朦胧胧,快睡着了,才听到一句:“什么齐人之福,催命符还差不多。”

李存安笑,做了逃难以来最香甜的梦。

天刚亮,陈宜好整以暇,敲马车门框,“起床啦。”

她撑着拐杖,红蓝色花布包紧头发,衣裳也换成婶子的,还挺合身。这才是真正做农活的百姓装束,很有烟火气。

李存安打着哈欠,门帘掀开,吓一跳。

“怎么?”陈宜慢吞吞转圈,“很不好看吗?”

“没有,”李存安下车,稍微离她远一点,坏笑道,“有种良家妇女的美。”

陈宜拐杖举起,愣是差一点,打不着他。

董参已经下车,他躲董参背后,故意逗她:“又没说错,你本来就是良家妇女嘛。”

上一篇:景云阕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