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酝春再逢(14)

作者:拾月儿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徐钧安不说废话,折扇直指酒坛,“京城新出私酿‘兰春酿’,月出三斤,价高者得。”

“三七分,”他指指自己再指陈宜,“我七你三。”

谈生意是这样的?

陈宜脑子都卡壳了,呆站半天才磕磕巴巴问他:“不用尝尝?”

“不用,”他伸手,拉陈宜上车,“庐州名窖九酝春,我怎会不认得。”

九酝春初选贡酒,东家夫妻罹于宫难,只留一个二八年纪的女儿,京中都道可惜,本能成为名酒,现下无人传承。酒客舌馋,听闻九酝春香溢千里,入喉丝滑绵延,更是花重金淘买余酿。

“没人相信你能酿九酝春,那就干脆换个名字,待酒客间传言兰春酿不输九酝春,自然打响名声。”

“还有,你既进宫,一定是宫中贵人看中你这酒。”

“你不用告诉我哪位贵人,凡是要求悄悄进贡的,多是不愿意跟平民用一样的东西。换个名字,也保你无虞。”

徐钧安掰手指,一条条跟陈宜分析,直到陈宜下车,他重拍陈宜肩膀,嘱托道:“小心说话,务必毕恭毕敬,我等你出来,一道赚钱。”

“小心说话、毕恭毕敬”,八个大字,让陈宜攀上皇后这根高枝儿,关键时刻救下全家的命。

这份恩情陈宜永远记得。

“说吧,兹要不要命,我都奉陪。”

肩上一沉,面前的人影和五年前重合。

徐钧安笑出八颗大白牙,“老规矩,我七你三。”

听他说话,陈宜的心也轻了许多,周身空气都暖和起来,仿佛回到京城,一切还充满希望。

“我只要二,剩下的麻烦兑成棉被、火炉子,交给他,”她抓住董参的胳膊,介绍道:“河西军军医,董参,董大夫。”

董参还是一句话不讲,光盯着陈宜。

他没听懂,还要徐钧安解释。

“怪我考虑不周,你现在身份不合适拿银子,拿了也没处藏呀。”

徐钧安自来熟,搂住董参,挤眉弄眼道:“给家眷也是一样。”

又把董参闹得面红耳赤。

嘻嘻哈哈之际,门帘起伏,一阵酒香飘入。

屋内三人面面相觑,笑容都僵在脸上。

陈宜第一个冲出去,董参和徐钧安紧随其后,但见一抹红色身影、一地瓦罐碎片、一滩白米粒。

泰宁公主昂头挺胸,红色狐裘衣角飞扬。嬷嬷在旁叫嚣:“老身倒要看看,谁敢动我们公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军营也不例外!”

“军营重地,请公主自重。”

小将距离公主三步远,双手握拳,恭敬地哄人走。刚刚经历过一次小冲突,死里逃生的士兵们,纷纷瞪着主仆二人,无声抗议。

河西地界,政、人、军都归河西节度使管,皇帝最怕、最恨的就是节度使管辖下的人目无皇权。

泰宁嫁过来,就为了监视河西军动向。

如有必要,先发制人。

第9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自入牢到金州,历时半年,陈宜好不容易碰到酒坛子,都已经封口,就差入土窖藏,竟然当她的面没了。

风吹酒香,陈宜眼中只有膨胀的米粒,烈日下白得刺眼。

她蹲下捧起米粒,放在碎瓦片上,执着地拣出沙砾。红色金丝羊毛毡鞋就在她眼前,她跟看不见一样,拾起公主脚旁的碎瓦片,吓得公主后退半步,正巧踩在瓦片上,差点摔跤。

“好啊!你们河西军营连一个囚犯都敢冲撞公主!”

嬷嬷一脚踢开陈宜,转而焦急关切公主,“您没伤到吧?”

说着,掸了掸公主身上不存在的灰。

陈宜摔倒在地,下意识用手撑地,手掌按在碎掉的瓦片上,血瞬间渗出。手心的刺痛哪里比得过心痛。她的尊严一次次被碾,希望一次次破灭,紧绷的神经在这一刻彻底断裂。

去他的得体!去他的隐忍!

陈宜猛地爬起,冲到公主跟前,毫无章法、发泄似的推倒公主。她喘着粗气,看见公主慌乱的神情,胸前毛绒绒的白色皮毛染上她的血。

“疯子!来人啊!这里有疯子!”嬷嬷大喊。

周边的士兵不动如钟,震惊看向陈宜,看不惯公主是一回事,动手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陈宜的手肘被拽住,膝弯短促疼痛,膝盖一软,很快被士兵压跪在地。

“按军法臀杖十,拖到一边打去,莫脏了公主殿下的眼。”

小将拱手道:“公主受惊,属下这就送您回府休息。”

“谁说本宫要休息?”泰宁掀开小将,脸上已不见惊慌。她整理齐整衣裳,施施然道:“本宫还没看过军营行刑,正好瞧瞧。”

小将皱眉。

杖刑只着亵衣,往常女囚受刑,即使私下执行,也不乏羞愤自杀。何况,陈宜刚刚救了兄弟,他还想着让人防水,打个皮外伤就成。

上一篇:景云阕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