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云阕(95)

作者:苏易桥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点头说道:“宋之问的大作,又是连上两封、一再恳请,自然要品读一番。”

“依我看,驸马的为人倒有些像你”,我放松了身子,靠在书案旁的凭几上, “急流勇退,独善其身。”

他眼皮微抬,睫毛稍稍抖动,似冰释为水,“可惜阿月已不愿仅为妻室了,否则武攸暨也是可托之人。”

“你啊,静居东宫,万事皆知。”我不觉叹道,他的心机谋算到底还是继承了几分陛下。

太平公主于公主府豢养男宠,吟诗作曲,门客众多。她曾经与薛绍八年两情缱绻的日子,终于没能再发生在新任驸马身上。

“陛下去年在崇恩庙时曾说,公主很像她”,我的心绪渐平,指尖不由自主地划动他的手心,“而你像先皇一些。”

他不禁闷笑一声,捏住了我的指尖,不过瞬息就明白了陛下的意思,只低声说道:“我是先皇幼子,自小学的是书法训诂、作诗乐理,那些帝王之术、平衡之道,也不过是这几年暗自琢磨出来的,自然不是万无一失,与阿耶比还是相去甚远的。”

“你从未受过储君之教,整个东宫的性命系于你一身,走到今日已经不易”,我也回捏了捏他的指腹,缓缓摩挲,“不过话说回来,三郎的性子是要改改。如今他住在宫外,也不能只靠成器来劝,该为他好好挑个老师。”

想到三郎,想到从敏,想起她即将临盆,又想起王德妃,猛然一惊。

“均郎!”我忙起身高声唤道,待他走近,一字一顿地说,“今日我同皇嗣之言,不许让德妃知道分毫。楚王若来东宫,该如何叮嘱,你明白么?”

均郎神情微愣,抬头轻瞥李旦一眼,才低头答是。

待我重新坐回去,转头看他,才发觉他竟一直半仰着头,嘴角轻扬,眼眸里水波流转,满是跌宕的玩味。

“怎么了?”我不解地问他。

“看你如今的样子,倒颇得几分母亲的气韵了”,他抬手按着我的双唇,堵住了我将要说出口的反驳,“从敏一切都好,奉御医佐人数很够,你可要去看看她?”

我沉下心来,摇了摇头,“还是不去了,我怕被她看出今日异样。”

他点点头,“也好。”

我起身准备离开,回头对他叮咛道:“三郎的事,我会用心留意,看看陛下的反应再做考虑。你上表请罪时,不要提及将三郎降爵,只说杖责就是了。”

“我知道,母亲不愿被人诟病她苛待东宫。”

嘉豫殿中,一切风平浪静。

陛下收到了李旦的请罪书,却一笑置之,又吩咐婉儿传旨,东宫不可对楚王动刑。

我几番试探,陛下却兴致高涨,丝毫没有动气的模样,还不住地说:“隆基如此气魄胆识,实在少见。有这样的孙儿,我很高兴!”

可我心中的不安,与日俱增。

这件事的性质,远非皇孙鲁莽、冲撞宗亲,这是李武两家的法统之争,是敕令不许置喙太子之位的批逆龙鳞。

所有的相安无事,都像是风雨欲来的积蓄和绸缪。

可陛下按兵不动,我们无论是谁,都不晓得要如何收场。

第四十八章 楚歌

长寿元年的初秋时节,从敏生下一个女儿,陛下特准皇嗣起名。

“李持盈?”陛下听到,眼波流转,兴意盎然,“《老子》中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这致虚守静之意,的确是四郎喜欢的。”

婉儿笑着接道:“《后汉书》中有‘心恬澹于守高,意无为于持盈’,《艺文类聚》中也有‘勋业既崇,持盈守虚,功成即退,挹而损诸’。皇嗣殿下博览群书,学富五车,果然不是虚名。”

“这‘博览群书,学富五车’,也不知道是夸四郎,还是夸你自己呢。”陛下斜倚在凭几上,冲着婉儿玩笑道。

满室温馨和煦,笑语嫣然。我身在其中,不禁心生侥幸,陛下会不会因为这个孙女的降生,真的原谅李隆基呢?

“团儿”,太后见我一直没有说话,转头问道,“东宫的小娘子们,有封号的有几人?”

我缓过神来,低头答道:“陛下,皇嗣妃的女儿李花婉,在天授元年由代国公主降为寿光县主。王德妃的女儿李花妆,倒还一直没有封号。”

“那便一同晋封县主,你带着我挑的赏赐,去东宫宣旨吧。”

陛下赏赐之厚,令人目瞪口呆。上一次因诞育子孙而受重赏的,还是十年前生下东宫嫡长子李重润的阿姊。

可李重润是先皇高宗的嫡出长房长孙,就是比起李旦的嫡长子李成器,都有身份之别,更何况是刚刚出生的庶女李持盈?

我带着陛下的恩旨和二十抬御赐之物前去东宫。

上一篇:大宋女捕头ll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