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云阕(93)

作者:苏易桥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我细细思量,连同三郎私见李守礼要带着医佐,大略明白了几分。

自上次婉儿与李守礼的事被发现,陛下再不许婉儿前去照料李贤的家眷,这衣食补给也就自然简略了,若是碰到突发疾病,一时找不到医佐也是常事。

雍王李守礼为了兄长……想必是李贤的长子安乐王李光顺忽然患病。

“风痹之症,虽不致命,可日夜煎熬,很是难捱。”婉儿见陛下并未答复,又款款说道。

“陛下”,我轻步移至婉儿身旁,也同她一起端跪殿内,“楚王不过八岁,少年意气,不是故意要违背陛下之令的。”

陛下的神情并未流露任何不悦,只饶有兴趣地看向我们二人,嘴唇轻斜着,半晌才开口,“那依你们看,我该如何惩处呢?”

如此紧要关头,不知为何,婉儿却一言不发。

难熬的静默过后,我缓缓答:“降其爵位,面壁思过。”

“降爵?”陛下听罢,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整个人显出神情旷达的样子,“照例,太子诸子皆封郡王。如今四郎的孩子可都享亲王之爵,就算降为郡王,那也算不得惩处。”

“那便同雍王、安乐王一道,都降为国公,陛下以为如何?”

两权相害取其轻,若能以降爵甚至削爵平息此事,该是最好的了。

可话刚落音,衣袖就被婉儿紧紧拽住,余光里是她几不可见的摇头。

陛下轻笑一声,像是戏语一般道:“我的亲生孙儿,只给国公之爵。武姓宗族,却享亲王、郡王之位,岂不是显得我厚此薄彼?”

我这才明白自己方才的思虑欠妥,只得叩头道:“团儿有错,只顾着为陛下解忧,做事顾此失彼,反倒添了烦扰,还请陛下恕罪。”

“原不是什么大事,李守礼是手足之情,李隆基是少年意气。我也相信,他们不是有意为之”,陛下走到我们面前,步履缓慢,只居高临下地看着我们,“你们也难得为同一件事求情,我会给几分薄面的。”

我与婉儿对视一眼,不敢相信竟解决得如此容易。

“旦儿的孩子中,成器已有十三岁,最小的隆业也满七岁了。让他们一同出宫,开府建邸吧!”陛下轻快地说着。

皇子皇孙出阁开府,向来是大恩赐。今日分明该罚,陛下给了东宫五王这般恩典,实在让人捉摸不透。

“至于李守礼和李光顺”,陛下微微一笑,俯身向婉儿看去,目不转睛,“婉儿,赐死谁,你自己挑吧。”

果然如此……陛下有大恩,定然就会有更狠的绝罚。

“不,陛下……”婉儿面色惊惧,上前抓住陛下的裙摆,嘴里却全是支支吾吾的辩白,听不分明。

“我这是给了你选择,若你还不肯回答我,我便将他们一同赐死。”

如此柔和的语气,如此冰冷的话语。

陛下这样逼迫,是要断了婉儿与李贤一家所有的恩情。

“我要李守礼活着!”

一句刺耳的尖叫,婉儿终于喊了出来,她跌坐在地上,双肩颤抖,再也不肯抬头。

她终于做出了选择,无论是为了张良娣,还是为了她自己。

我紧紧握住她撑在石砖上的手。

“好,婉儿”,陛下仍低头盯着她,笑意淡然,“你来亲自拟诏。雍王李守礼,每月初一杖责二十。安乐王李光顺,于东宫院内杖杀,东宫诸人,皆须亲去观刑。”

用李光顺的命、李守礼的身子敲山震虎,令东宫上下皆存畏惧。陛下对李贤一脉,当真不再顾念半分亲情。

第四十七章 闹朝堂

李光顺一死,婉儿的心结再难纾解。半年过去了,她没有去过一次掖庭,没有见过一次张良娣。

我和阿暖并肩走在高墙夹筑的甬道,双眼不觉飘向头顶那一道细细长长的蓝天,逼仄遏抑而显晦分明。

我劝不了婉儿。

我甚至不敢去想,若有朝一日陛下命我在皇嗣五子中择一人而活,我又会在逼迫之下说出谁的名字?

是从敏的儿子李隆基,还是性情温和最像他的李成器?

我心中清明,陛下强逼婉儿而放过了我,不是因为偏袒我,恰恰是因为她需要婉儿死心塌地、心无旁骛地陪在她身侧,而我终归只是锦上添花之人罢了。

又或者,陛下对幼子的感情,多少还是强过曾与她争权的李贤,她愿意给李旦留下一份家门安宁。

婉儿在威逼之下说出李守礼的名字,我心中的侥幸,远远盖过了悲痛和怜悯。

看得清楚这些曲折,我也愈发明白自己早已不是那个想要护佑无辜之人的韦团儿了。

“娘子,先去哪个院子?”我们走至掖庭宫门,阿暖悄声问道。

婉儿用掖庭令的职权,给玉娘、裴露晞和张良娣单独辟出了一个院落。她们日间照常在掖庭宫劳作,夜里却不必跟百余娘子挤在同一处了。

上一篇:大宋女捕头ll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