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云阕(76)

作者:苏易桥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我叔父是我叔父,我是我,各自心系哪边,不相干的,可武承嗣错在竟以为能收买我对陛下的一片丹心。陛下女中英豪、世所罕见,身边事又怎会被他这样的鼠雀之辈所掌控?”她一脸不屑。

她对陛下是打心底里的敬佩信服,可如今得罪武承嗣必然吃亏。

我正要同她叮嘱几句,一个宫婢匆匆跑来,说凤阁侍郎已到殿外,陛下身旁须得有人。

仓促间我只能赶往内殿。

凤阁侍郎李昭德……不过十几日,他就要动手对付武承嗣和周兴他们了么?

第三十九章 罢相

李昭德身材高大、器宇轩昂,面容总显出不怒自威的样子,可是今日眉间却略有愁容。他跪坐于殿中,与陛下不过一丈之隔。

自陛下登基以来,除了武承嗣,便是李昭德与狄仁杰深得陛下倚重信赖。

“找李公来,是有人在铜匦中掷了密信,说是左金吾卫大将军丘神勣谋反之事,周兴也有参与,连二人私信都一同递了上来。此事李公可有听闻?”

李昭德迟疑片刻,看似几分震惊几分踌躇,方开口道:“臣倒是头一回听说。他们二人素日有些交情,若常有信件往来倒不罕见。不过,丘神勣一案本就是由周侍郎审理的,坐罪不过十数人,是个再小不过的案子了。陛下朝中人才济济,再行派人审问即可,自不必担忧。”

陛下听到李昭德的回答,显得饶有兴趣,“坐罪十数人,的确不像周兴一贯的做派。依李公看,谁可堪托付审理此案?”

“侍御史来俊臣做事果决,雷厉风行,又与周侍郎有半师之谊,想来必会秉公处理,也不至于冤屈了周侍郎。”

好一招借刀杀人,我不禁暗叹。

来俊臣与周兴哪有什么师生情谊,不过是利聚而来、利尽而散罢了。如今由来俊臣审查周兴谋反与否,只怕恨不得将他剥皮削骨、坐实罪名,自己好补上秋官侍郎的空缺来。

“来御史的确颇具才干”,陛下缓缓点头,语气充满赞许,“只是除了谋反,密信中还言周兴在坊间凌虐百姓,却用我的名头施压官差小吏,这可不是小事。”

李昭德伪饰过唇边笑意,口气沉稳地回道:“我大周初立,万象更新。周侍郎自诩有功之臣,专横跋扈些也合情理,倒不至于罪不可赦。只是若仗着陛下的爱才之心为非作歹,那断不能等闲视之。”

“那便一同交与来俊臣吧”,陛下微微一笑,转而问道,“李公今日何以面有愁容?”

李昭德听罢,抬头看向陛下,须臾间又低下头来,微微摇着,看上去万分为难的模样。

“我倚仗李公,就是看重直言不讳,不似其他朝臣支支吾吾的,往来措辞里满是猜度,叫我累得慌。”

陛下话音刚落,李昭德便立刻起身,“陛下以为,父子兄弟,与叔侄舅甥,谁亲谁近呢?”

“自然是父子兄弟血浓于水,与叔侄舅甥亲疏有别。”

李昭德镇定地看向陛下,屈身侃侃而言:“臣近日通读《南史》,见其中萧纪与萧绎、刘义隆与刘义康诸人,虽身在皇室,却父子反目、兄弟阋墙。古往今来,此种背弃人伦、惨绝人寰之事,多因亲子胞弟本为王爵,加之权柄过重,才生异心。陛下疼惜亲侄之心日月可鉴,可大周初建,朝堂本就更易生变。魏王武承嗣乃亲王之爵,又食实封千户,而今位极人臣,一旦根基稳固,臣担心……”

话至此处,李昭德面露难色,转瞬间忙跪于陛下身前,口吻似极恳切,“臣与魏王并无私仇,一切思虑只为陛下和大周,望陛下体谅。”

我不由得惊异,李昭德的手段着实了得。这种窥探人心、直击命门的本事,也不知是他自己天赋禀异,还是门客才智卓越。

这样的人,肯为李家说话,真是万幸。

我偷偷看向陛下,观察着她的反应。不出所料,陛下听罢一言不发,面色神情平静异常,只嘴唇抿得紧紧的,那是她沉闷生气时的反应。

她自然不是生李昭德的气,而是生武承嗣的气,或是生她自己的气。

“李公肺腑之言,我都明了,必会细细斟酌的。”半晌过后,陛下才缓缓说道。

半个月后,武承嗣罢相,由文昌阁左仆射降为特进。虽仍是正二品大员,但为散官虚衔,并无实权。

来俊臣审理周兴谋反一案,以周兴独创之瓮刑加诸于他。周兴自知此刑之惨状,即刻招认谋反属实。

周兴一死,侍御史来俊臣即升为御史中丞。酷吏之中,他官职最高,一时风头无二。

我同婉儿又一次走在永巷沉寂压抑的甬道,当她说起这些的时候,神色平常,表情淡漠。

上一篇:大宋女捕头ll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