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云阕(62)

作者:苏易桥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知道消息的宫人说,还在长安掖庭。不过韦娘子若是找到她们,打算如何呢?”

“裴大郎与我兄长是至交好友,还曾护送我双亲灵柩安葬于故里,我自然要关照他的家眷。”

英娘看我的眼神似有几分闪躲,却掩不住其中的好奇,“可裴炎似乎是韦娘子家中仇敌。”

我看着她眉目清秀的脸说:“朝政中的事,若细究起来,人人都是仇敌了。不过,她们既然还在长安,我恐怕也力不能及了。”

英娘嘴唇微动,又愣了片刻,问道:“我只是好奇,韦娘子若是能见到她们,会如何照拂呢?”

轻轻一笑,无奈地叹道:“不过是如同照料你们母女一般罢了。人微言轻,我也做不到更多了。”

她似有思虑,转而点点头安慰我,几句之后又急忙问道:“娘子今日讲什么经?”

“日前贤首国师进宫,以瑶光殿内金狮子为喻,辨析佛法大义、华严事事无碍法门,太后听了极为赞赏。我既然有幸听闻,自当东施效颦,讲给你们呀。”

说罢,便拿起讲卷,眼睛看向院内的数百娘子。

垂拱二年,太后命人造铜匦置于洛阳宫城前。

铜匦分四匦,为养民劝农、评判朝政、申诉冤屈、建言献策之用,由此,天下民情可直达天听。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已经读完,下笔记录已有万字,只是唯恐读不尽国师之意,想着总要反复读上几遍再交与慧苑。

这几日天气极为燥热,太后也不时胸闷。到今日傍晚才下起了滂沱大雨,宫内的流金铄石,总算能疏解几分。

太后喜听雨声,累了大半日,正靠着隐囊闭目养神,我在旁为她略讲《五教章》大意。

殿外一阵响动,隐在哗啦哗啦的声响中。

一个着鹅黄宫装的小娘子走进殿内,她的大半身子都被淋湿,上前跪在太后面前,有些瑟瑟发抖。抬起头时,我看清了她的脸。

是芳媚。

一阵不安掠过心头,我忙上前扶起她,问是什么事。

“求太后恩典,准我嫁与圣人。”芳媚的身子仍然微微发颤,声音里也带着哭腔,可神色却异常坚定,脸上的表情冷意如霜。

我呆立她身旁,心中大为困惑。

她要嫁给圣人?为什么?到底是安福殿里出了事,还是平简……

不敢去想最坏的情况,我定下心,静静地细听她与太后的对话。

太后稍稍起身,抬了抬小臂,眼里也凝着几分疑惑,开口问道:“发生了何事?”

“阿姊王充容产后出血,一个时辰前已没了气息。可她留下一双孪生儿女,我想亲自照顾这两个孩子。”

“什么?怎么可能?”

王充容身子一向无碍,孕期也安稳,从未听说她有任何不适。如今怎么会突然产后出血?

我虽与她往来甚少,可到底是活生生的一个人、一条命,如此突然,谁又能泰然处之?

第三十二章 雨散

太后听罢起身,慌乱间我才想起上前服侍,脑中却一片空白。

“你阿姊因为生产故去,实在可怜。我会着人同圣人去说,追封你阿姊为妃的。只是安福殿女眷众多,皇后、窦德妃,还有崔昭仪和唐婕妤,她们都能照顾这一双儿女,你年纪还小,怎么非要自己抚养呢?

“更何况,团儿”,太后转向我,开口问道,“你曾说芳媚与安禁卫两情相悦已久,还求我待他回来赐婚的。这三年之期将至,要反悔么?”

我心中惊惶,上前走到芳媚身边,蹲下身轻声问道:“芳媚,你想照顾这一双儿女,不必嫁给圣人的。你和平简情投意合,他也快回来了,你们该成婚才是啊。”

“太后的恩典我万分感激,只是在芳媚心中,男女之情不过是锦上添花,远不如阿姊重要。安福殿女眷虽多,可皇后与窦德妃、崔昭仪皆有亲子,若是照顾阿姊的一双儿女,难免会厚此薄彼、顾及不周的。唐婕妤今年方才入宫,诸事生疏,若是再抚育孩子,必然力不从心。

“我知道太后疼惜我,才会答应赐婚。可是如今,芳媚的心中只有阿姊的孩子,太后若是顾念我,就请应允我嫁与圣人,悉心照料太后的孙儿。此愿达成,芳媚再无所求。”

她跪在那里,身姿却挺得笔直,一番话说得坚定无疑。虽未有不敬之语,可言辞与语气间,却有一股咄咄逼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势。

“芳媚”,我轻轻扶住她的肩膀,低下头对她道,“窦德妃一定会好好照看孩子的,你相信她。安福殿上下,一定都希望你自身欢愉喜乐的。”

她晶亮的双目看向我,往日那如同小鹿般湿润敏捷的眸子,如今却满是冷冽固执,“韦娘子,我谢过你的心意。只是我心志已定,圣人身边,无人能比我照顾得更好。”

上一篇:大宋女捕头ll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