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怎么能抛下阿姊和裹儿,独自偷生?
“阿姊,我不走。”
阿姊的手指抚上我的脸颊,勉强笑了笑,“回去之后,圣人驾崩的事不许透漏半句,谁都不行。”
我重复道:“阿姊,我不走。”
阿姊背过身去,声音悲喜难辨,“贺娄将军,叫今日当值的内将军送她回永宁坊吧。”
“阿姊!”我抓着她的手,却被她狠狠甩开。
“婉儿!求求你,不要这样!”
“团儿”,婉儿走到我的面前,泪眼婆娑,“我是真的希望你好好活着。”
我的哭喊和挣扎毫无用处,阿姊铁了心要送我出宫,铁了心要让我离开漩涡的中心。
这本是我所希望的,但此刻只有剜心之痛。
我不想被蒙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地等待,等着我的爱人和我的亲人明争暗斗的结果。
可我一人的意愿,在权力的面前微不足道。无论是阿姊还是李旦,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把我困在韦宅,即便是以保护我的名义。
第一百三十九章 唐隆元年
景龙四年六月初四,十六岁的温王李重茂即皇帝位,立温王妃陆氏为皇后,嫡母韦氏为皇太后。
原本在蓬莱殿拟定的遗诏中,皇太后与安国相王共同摄政,传至天下时,不知为何就变成了皇太后一人临朝称制。
我困在韦宅方正的院落里,院墙外被几十个禁军守着,除了那些昭告天下的说辞,我听不到一丝来自宫中的消息。
阿鸾见我日日忧心,提出要从后院随着采买的仆役偷溜出去,可我一想起神龙元年从持明院离开就杳无音讯的玉娘,再也不肯放她出去。
十多日过去,除了院外的禁军有过一番争吵,我在韦宅的日子没有一丝波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
到了六月二十四这一日,韦宅的正门突然被禁军打开,宫中的内侍恭恭敬敬地到我面前说:“奴奉命接娘子进宫。”
进宫……娘子……
能唤我“娘子”的,必然不是李旦的人。可对我如此客气有礼,也肯定不是李隆基的人。
心中忐忑不安,试探着问道:“公公待我拾掇妆发,片刻即好。只是不知进宫要面见哪位贵人,梳什么样的发髻才好。”
“回娘子,娘子会进宫面见圣人。”
圣人……不是阿姊,难道是李重茂要见我?
我又假笑着说:“多谢公公,不知皇后殿下可好?她年纪尚小,此次进宫要是能见到她,我就带上替她做好的香囊。”
“娘子此次就不必带着了,日后还有机会。”
我不甘心,又以李成器为诱饵,“那……宋王在宫中么?若是不在,也不知我能不能出宫后去一趟宋王府?”
内侍低头一笑,语气耐心和缓,“娘子就不必问这么多了,入宫之后一切都会知道。”
什么都问不出来,我索性叫阿鸾随便给我梳了发髻,只想着快一点知道现在的境况。
阿鸾叹了一口气,“门外的禁卫,换了两拨,可都不认我手里的信物,想来与宋王毫无关系。”
我知道她也在担心,握了握她的手,“很快就知道了,宋王一向谨慎,不会出什么事的。”
出了正门,宫里派来的马车已停在前面,暗叹一声,踏上马车。
“团儿!”
一个激灵,我回头急忙寻找这个熟悉声音的主人。
阿兄穿着青黑色僧袍,单手牵马,在几丈之外等着我,目光焦急而担忧。
“阿兄!”
转身下车的步子被内侍拦住,他低头恳切地求道:“娘子莫要为难我们了。”
“圣人不许我见自己的兄长么?”我生气地质问。
“圣人的意思,请娘子即刻进宫,日后一切都好说。”
“我只和我阿兄说几句话,耽误不了太久。”
“娘子,圣人有令,娘子在面圣前不能同任何宫外的人说话。”
几个内侍跪拦在阿兄身前,我没有办法,只能冲他喊道:“阿兄,等我从宫中回来就去找你!”
他想要喊些什么,又一次被跪在他身前的内侍拦住,最终也只是冲我点了点头。
进宫后换了肩舆,他们没有把我抬到蓬莱殿,而是在含凉殿前停下了步子。
我满腹狐疑地走了进去,殿中却空无一人,连内侍婢女都没有。
“娘子稍等片刻,圣人很快就到。”内侍说完,就躬身退了出去。
坐立难安,我的双手死死抓着面前的桌案。大约过去了两刻,才听一声门响,脚步声缓慢孤寂,只有一个人。
转头而望,我怔怔地看着他一步一步走向我。
他穿着丧服,简单地束发而簪,露出几缕白发,有些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