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云阕(174)

作者:苏易桥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武延基说得周密细致,可我却被这一声“二郎”引去了注意。

武延基和李重润的关系何时这么好了?

我微笑着同李显的女婿们一一行了叉手礼,被身旁的李重润拦住,“阿姨是长辈,又是陛下的身边人,实在无须如此。”

“邵王说的是。”年纪稍长的长宁郡主夫君、观国公杨慎交低头说道。

我转身随意一笑,“少郎君们难得一聚,正巧几位郡主都在,我便告辞了,去太子妃那里坐坐。”

重润起身相送,又对身旁的内侍随口说道:“叫三郎过来一同击鞠。”

听他如此说,我停下步子问道:“平恩王今日入宫了么?邵王不邀他一起么?”

一丝不悦从重润的脸上掠过,他压着声音对我说:“我一向不喜这位兄长,叫来了大家也都别扭。”

李重福的性格自幼就不讨喜,恐怕在房州时他们兄弟就早有龃龉。

“张氏兄弟正得势,与平恩王是姻亲,你要当心些,有的场面也不得不做。”我提醒道。

“是。”重润简短地答道。

少郎君们都在等着他,我猜他的心思早就飞到了马场上,没有多言,轻轻点头准备离去。

抬眼时,不出所料地又与武延基清寒的眼神相撞。

停滞一瞬,我不着痕迹地离开。

阿姊身旁正绕着三个女儿,裹儿伏在她的膝上,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一会儿讲着宫外的趣事,一会儿撒娇道想阿娘阿耶,一会儿又抱怨武崇训有时待她不好。

都是小女儿家的情致,听来淘气又好笑,可爱又夸诞。

长宁郡主李仙蒲跌坐在一旁,随意地打络子玩,时不时蹙起眉头,半是宠溺半是吃醋道:“裹儿怎么嫁了人还是长不大。”

阿姊笑着抚起裹儿的头发,“裹儿就是咱们家长不大的小娘子啊。”

仙蕙坐在阿姊的另一侧,却只是靠在阿姊肩上,甜甜地笑着。

梳起了婚后娘子的发式,原本琼枝玉叶、秾李之花的仙蕙更染得一层通晓韵事的风流情致。

一颦一笑、一顾一盼,皆含情销魂。

“阿娘忘了奴奴阿妹啦?”仙蕙眯起双眼,笑着问道。

阿姊愣了片刻,似乎也被自己的言语不慎所惊,匆忙掩饰道:“总惦记着你们已经成家的,日日守在我身边的小女儿反倒忘了。奴奴是你们嫡亲的小阿妹,谁都不许忘了。”

“阿姊”,我故意岔开话题,“听闻那位阿兄苦苦相寻的陆娘子,其家人就住在洛阳?”

阿姊点点头,唏嘘道:“原本也是我们韦家连累了那个陆娘子。我正有意与陆家相商,选一个品貌皆佳的小娘子养在宫里,一来陪着金城县主,二来若是有缘,嫁给四郎重茂,也算了结了两家未能达成的姻缘。”

我敷衍道:“若能如此,自然是好。”

心中却不免踌躇着,若要与吴郡陆氏结亲,十七岁的李重俊是现成的,阿姊却偏偏以金城县主为借口,让五岁的李重茂就许下亲事。

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是放不下对隽娘的怨怪,连隽娘的孩子都要恨屋及乌。

可是,易地而处,若是当年在我不知情的时候,玉娘或阿暖怀上了李旦的孩子,我会体谅吗?

“见过太子妃,见过三位郡主。”

正出神时,被一声脆丽的话语惊醒,一个高挑的娘子笑得春风拂面,呼奴携婢而来。

“文慧。”我起身笑着迎道。

她冲我歪头一笑,对阿姊躬身说道:“听闻今日三位郡主一同回宫,特地将裁剪好的新衣送来,都是郡主们素日爱的。还有陛下赏赐的诸多物件,都在这里了。”

说着,便轻拍双手,几位宫婢站成一排,稳稳地托着千金难买的珠环玉缀。

裹儿眉开眼笑地跑上前去,仙蒲跟在她的身后,也很是高兴。倒只有仙蕙朝着文慧恭敬地行礼,才不急不慢地站到姊妹身后。

阿姊热络地要留文慧在东宫说话,文慧笑着回道:“太子妃盛情,我荣幸之至。只是陛下格外交代了,命我叫上团儿回瑶光殿一趟,狄相公情状如何,陛下可是一刻都等不急呢。”

我忙起身向阿姊告辞,与文慧并肩走出东宫。

第八十七章 生变

瑶光殿里,陛下的左右两侧被二张兄弟围绕,我和文慧则分立于二张身旁。

“凤阁舍人宋璟、荆州长史张柬之,这两人也为姚崇力荐,想来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陛下听着张易之在旁念出狄仁杰信中之言,频频点头。

“团儿”,陛下唤道,“先拟旨将张柬之擢升为洛州司马,让他多历练历练,日后再进三省。”

我正要起身去向书案,却遥遥望见一个婉丽的身影翩然而至。

上一篇:大宋女捕头ll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