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云阕(173)

作者:苏易桥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狄仁杰微微一笑,“陛下设奉宸府,命二张兄弟携才子宾客修编《三教珠英》之事,韦娘子有何看法?”

我有些意外,轻轻耸肩道:“陛下不愿被朝臣屡次指摘豢养男宠,交给二张兄弟一些正事来做,有何不可?况且二张兄弟本就颇具才华,这作诗修文的事,交给他们也算相得益彰。”

“二张深得盛宠,当日劝说陛下召庐陵王回京,已见其野心。如今陛下怠政日久,二张日日守在陛下身边,连你和上官婕妤都不能相比。这二人本就行为不端,收受贿赂,若是再默许他们结交朝臣,恐怕对太子不利,对相王不利。”

“狄相公是否多虑了?”我轻声说道,“劝说庐陵王回京,不过是二张兄弟受天官吏部侍郎吉顼的指点,与其说野心,不如说他们是在为日后寻找靠山。至于结交朝臣,在陛下身边的人都难免如此,若要严格论之,我和上官婕妤也不能幸免了。更何况,如今二张兄弟行事确有差池,但比之来俊臣在朝时,已是天差地别了。”

病榻上的狄仁杰沉默良久,缓缓叹息道:“陛下一世英明,岂可叫风月之事误了晚节!”

“狄公此言差矣。历来男人为帝,后宫之人不计其数,若是原配仙逝,续弦也是理所应当。先皇驾崩十六年,陛下以女子身登临帝位,所幸男宠左不过五六人,如何就被风月误了晚节?”

其实二张兄弟受宠,朝中劝谏者数不胜数,狄仁杰不是第一个,也不是言辞最为激烈的一个。

我知道他说得有道理,可二张兄弟即便言行不端,朝臣们说来说去,最介意的还是他们的男宠身份。

女人做到了陛下这个份上,还是逃不开旁人对男女情事的指摘。

“韦娘子在陛下身边日久,也是女中英豪。”

“狄公过誉了,我如何敢与陛下比肩?”我微微欠身道,“若是没有旁的交代,我便携信回宫了,狄公安心养病就是。”

“还有一事”,狄仁杰勉力一笑道,“相王之势不可小觑,若日后李家重蹈覆辙,兄弟阋墙,万望韦娘子借昔日之情,乞请护住太子一脉。李家再也禁不得子嗣凋零了。”

我终于明白狄仁杰请我来此的意思,二张兄弟不过是个幌子,李旦和李显的关系,才是他深以为虑的。

这两年陛下的心思,被李武两家的关系和二张兄弟所纷扰,李旦和李显之间的暗流涌动,她并不上心。

我站在狄仁杰的病榻之侧,盘踞脑海的推脱、回绝全都被这个忧心忡忡的老人所消磨。

我后退两步,对着榻上的狄仁杰郑重行礼,“就是狄公不说,我也会拼力护住无辜之人的。”

慧苑对裴露晞的安排,我一五一十地讲给了重润。

他虽仍不情不愿,但只是本性倔强,并不愚蠢,也晓得凡事不能一蹴而就,为裴露晞先谋得良籍才是要事。

“你和裴小娘子的事,还不能让别人知道,尤其是你阿耶阿娘,明白吗?”我见他的眼里终于有了希望,又急忙叮嘱道。

他听后愣了一瞬,微微抬头,半张着嘴,却又咽下了要说出的话。

“你不会……已经告诉你阿耶阿娘了吧?”我隐隐担忧。

“没有”,李重润摇头道,“阿姨放心,知道此事的人绝对可靠,也许还能在宫外帮得上露晞。”

我见他如此说,也便点头道,“你心中有数就好。”

话刚落音,就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少郎君急冲冲地跑进重润的书斋,抬头看到我,又立刻跑了出去。

“三郎!”重润急急唤道。

“重俊也见过我几次了,怎么还是这样认生?”我想起隽娘死前的模样,不免伤感。

“他自小就如此,最是孤僻,也讨厌跟不熟识的人说话,所以裹儿才不待见他。”

我想起在安福殿见到他们时,裹儿厌恶李重俊的话语,觉得恐怕阿姊也在其中抱怨过不少。

又是嘱咐几句,却听门外几番喧闹,几个郎君互相推搡着跑进书斋。

“大好日光,邵王非要闷在书斋做什么!马都备好了,快同我们一起击鞠!”

我转身看去,说话的正是安乐郡主的夫君、南阳王武崇训。

人影憧憧,隔着冲在最前头的武崇训,我的眼睛落在稍远处的武延基身上。

他的清冷面容罩上了一层暖意,目光与我相撞,没有躲闪,也没有喜悦,只是隔着数人,就这样静静凝望。

“这才刚入宫就要击鞠,可见过了阿耶阿娘?”重润的语气里虽有怨怪,却不禁喜上眉梢。

“二郎”,武延基移开目光,微笑着说道,“太子殿下被梁王请去了,几位郡主陪着太子妃说话,我们可不就被赶出来了。”

上一篇:大宋女捕头ll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