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云阕(141)

作者:苏易桥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数月之后,吐蕃亦出兵西南,响应“匡复李唐”之令,屡屡侵扰边境。

此事一出,我才惊觉陛下今年优待东宫、打压魏王的心思,只怕不单单是平衡二者势力。

陛下深谋远虑,定能料到边境摩擦不断,以“扶李灭武”为名的叛乱事有必然,正如文明元年徐敬业诸人的扬州之乱。

原来夺嫡之事,不光牵扯朝堂,更关涉国土边陲,从前是我的眼光太窄了。

再次见到婉儿,已是万岁通天元年的年尾。她遣了马车来接我去她宫外的府邸,下车时,不出所料地看到了公主的车架。

这座府宅为她的母亲郑氏所居,院落不大,却极为精致,步行数十步,经过正厅,抬头便看到了书斋中并排跌坐着的婉儿和公主,自在洒脱,笑语连连。

“见过公主”,我轻轻上前挪步,行了一礼,而后起身转向婉儿,与她对视一笑。

与她们跌坐在一处,拉着婉儿的手,方才细细打量起来。

婉儿眼角添了几丝细微的纹路,发髻并未高挽,只斜斜垂向一边,饰以大小相等的蔷薇花钗,柔丽似水,风韵十足。

“怎么一直盯着我看?像是没见过似的。”婉儿笑着推搡我道。

我低头不好意思起来,也回以一笑,“可不就是许久未见了。”

“这大半年来实在是不得闲,几个月才能出宫一次,匆匆见了母亲又被陛下叫了回去,否则早该去看你了。”

“可不?”公主在旁昂着头,耸肩假嗔道,“上官婕妤百忙之中,还想得起来邀我们坐坐,本公主可真是荣幸之至啊!”

婉儿被她逗得咯咯发笑,又伸手去推她,捏着她的脸呵道:“再这么淘气,我便告诉陛下,叫你的崇胤和崇简去和亲!”

“和亲?”我有些意外,薛崇胤和薛崇简都是太平公主的儿子,中原王朝何时有过男子和亲的?

她们二人见我满面疑惑,都收了手。公主撇了撇嘴,有些戏谑地看着我说:“你的皇嗣殿下,怕是要被突厥公主抢走喽!”

李旦?突厥公主?这又是怎么回事?我越发疑惑起来。

“阿月你就别逗她了”,婉儿无奈地摇摇头,对我解释道,“突厥可汗默啜前几月派兵协助平定营州叛乱,陛下封他为‘立功报国可汗’,又认他做了干儿子。如今蹬鼻子上脸了,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陛下的儿子呢,说皇嗣也可,庐陵王也可。”

我被这一连串的变故惊讶得呆楞了好一会儿,才扶额问道:“陛下是怎么答复的?”

“陛下只说皇嗣和庐陵王年纪都大了突厥公主许多,怕是委屈了公主,想着为公主挑一个年纪相当的宗室,才是两全其美的。”

“依你看,陛下会选谁?成器已经成婚,又是皇嗣嫡长子,恐怕不会与突厥结亲。那就是……李成义?还是李隆基?”脑中闪过无数年轻一辈的李姓名字,突然警觉起来,“陛下应当不会选东宫的人,难道选了庐陵王的孩子?是李重福还是李重润?又或者是……”

我抬头看向婉儿,将绕在唇边的“李守礼”又吞了下去。

婉儿与公主都饶有兴趣地看着我,满面含笑。

“我看你要把这一辈李家的子孙念叨完了,要不要再加上襁褓中的李重茂啊?”公主在旁揶揄着。

李重茂是去年才出生的李显幼子,因为不是阿姊所生,我知道消息后也并未上心。

“公主又取笑我。默啜可汗反复无常,这几年反叛又归降已经数次,我还不是担心这些孩子。”

“陛下没打算让李家的人去。”没等公主开口,婉儿就抢着对我说,换来了公主斜睨一眼的嗔怪。

我沉思片刻,明白了陛下的考量。不是李家的人……那就是武家的人了。

脑中急速思考,尽力去想武家下一辈的名字,却只脱口而出道:“淮阳王?”

“武延基是武承嗣的嫡长子,定然不会派他去突厥的,武三思家中也只有武崇训这一个儿子。别的人嘛……与母亲血缘太远,若是和亲显得诚意不足。团儿你看看,还剩下谁?”公主今日的心情似乎极好,总是忍不住逗我。

“南阳王武延秀。”我轻轻叹息,脑中浮现出了他张扬柔媚的模样。

“不错”,公主洋洋得意,那神情竟像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样子,“魏王府可有的忙了,忙完了武延秀的和亲,还要折腾下一件事。”

我询问地看向公主,婉儿在身侧一脸了然。

“宜孙的事,有结果了。”她气息平稳地说。

我心中一惊,不由得屏住呼吸,双肩都不觉耸了起来,想要听清楚公主所说的每一个字。

“过程很是波折,不过只说结果”,公主的手扫起桌案上的一张纸,缓缓递给我,另有一张仍留在案上,“看看这个。”

上一篇:大宋女捕头ll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