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云阕(116)

作者:苏易桥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朝政的事,我鞭长莫及。”我只自嘲一笑,草草回她。

用过午食,我和婉儿并肩走出公主府,心中酸涩翻腾,不知又要等到何时才能见到她。

她坦率一笑,伸手轻捏了捏我的脸颊,另一只手缓缓展开,露出了她攥在手心的东西。

一只羊脂玉的坠子,色白似乳,澄净无瑕。

“皇嗣在元日给我的赏赐,想来是要借我的手给你的。”

调露二年,大明宫的夜宴,回忆的细节铺天盖地地卷来,从敏灵动的黑瞳闪闪发光。

我呆呆地望着它,没有站稳,向后跌了几步,被阿暖撑扶在怀里。

婉儿忍不住上前几步,眉心轻蹙,“我就是担心你在公主面前失仪,才私下给你的。”

他收回了在狱中的话,他不准我忘了从敏。

我靠在马车里的隐囊上,手中的羊脂玉已被握得温热,掀帘轻探,出城之后果然车马稀少,春寒料峭。

“娘子,方才在城门外头下马换车时,我似乎又觉得有人跟着我们。”阿暖一路回看了无数次,仍是放不下心,“晚些回城时,再叫慧苑师父遣人送吧。”

我轻笑着摇头道:“若真有人跟着,是平简悄悄派来的可能性更大些。”

阿暖撇了撇嘴,“娘子就算去个南市,郎君也要次次派人跟着,总要惹得娘子恼了才罢休。”

“你这好静的性子,怎么对着平简就来了气性。”我忍俊不禁。

已是第二次到持明院,轻车熟路地敲开山门,却等了许久,一个面生的小沙门开了门,引我们到书斋去。

冷风萧萧,穿堂而过。隔着半开的窗扇,一个单薄的身影若隐若现,正提笔手书,口中似乎念念有词。

形相清癯,萧疏淡远。比上次来见到他,又瘦了许多。

“慧苑。”我轻声唤道。

慧苑微微抬头,透过两扇窗页看到我,冁然而笑,眉目疏朗。

“外头冷,到屋里来吧。”

这里不是敕建的大寺,我想了想便拉着阿暖一同进去了。

“公主府的酪樱桃、巨胜奴,还有樱桃酪浆”,拥炉而坐,我将食盒中的吃食一一取出,嘴里念叨着。

上次到这里来,就觉得吃食实在寡淡,城外可买的也不多。

“单单吃这些会腻,可有茶汤相佐?”我的手刚歇下,抬头看向慧苑,却见他神情微怔。

他突然回过神来,“没有现成的了。”

“那我和阿暖来吧”,说罢便卷起衣袖,移至旁边拿起茶饼烤着,随口问道,“怎么今日院中人这么少?”

“那些随我来的侍者沙弥,有不愿意留下的,就都叫他们回佛授记寺了。余下的,大抵都是原本就在院子里的。”他跌坐于旁,满不在乎地回道。

我这才反应过来,没有茶汤,恐怕也是人手不够。

想起他从前在国师身旁,为座下第一高足,往来宫禁、结交进士,荐福寺中前簇后拥,一呼百应。

人情冷暖,空门内外,别无二致。

“我仔细看了你从前为《五教章》写的注疏”,慧苑的清朗音色再次响起,“你不关心判教如何,只在种性之说上下足了功夫。”

我一边碾茶,一边回他:“先有破他宗,方有立自宗。种性为国师判教的要领,在这其中,破他宗可谓鞭辟入里、切中要害。”

“破他宗之中,对玄奘法师所持的大乘始教的批驳最为尖锐。”

我点点头,“自晋宋以来,竺道生所言‘众生皆有佛性’,早为佛门内外共许。而玄奘法师自天竺归来,却提出‘一阐提无有佛性’。玄奘法师德高望重,此论一出,空门市井,地动山摇。人人皆忧心自己便是那个善根断尽的‘一阐提’,永远都得不到菩萨渡化。”

“师父反对玄奘法师之说,本意在‘正本清源’,力陈玄奘法师所持的始教为方便之说,而非根本教法。使得天下众生,都能生出佛法信心,止恶奉善。”

慧苑的身子突然向前凑了几分,隔着釜中沸腾的热气,眼神干净又透亮,“十三娘,我早说过,你这样的才学和洞见,不出家实在可惜。”

正在拨动茶粉的手突然停下,我隔着雾气蒙蒙定睛看他,他突然住了口,垂目避开我,像是忽然记起我曾相告的缘由。

想来,身为女子的处处束缚、时时受阻,即使再慈悲怀仁、满腹珠玑的郎君,也不会感同身受。

“是我唐突了。”

“没什么”,我坦然一笑,将胡椒悉数撒入沸滚的茶汤,“娘子们若要出人头地,比郎君更为艰难。空门如此,世间也如此,宫里如此,出宫之后更觉如此。”

在陛下身边的时候,虽如履薄冰、谨言慎行,可到底能看到自己的有用之处。今时今日倒是平安自在了,可这日子也越发没意思了。

上一篇:大宋女捕头ll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