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语言拥有人们早已忘记的魔力。想当初鸿蒙初开,蛮荒大地上人与野兽共存,是语言使人不同于兽,使人能更好的协作和使用工具。语言就是最早的咒语,最初人们看到太阳并不理解那是什么,只知道它每日东升西落。是仓颉创造了‘日’这个字代表太阳,从此‘日’就有了形象,也具有了代表太阳的魔力。”
刘瞎子这番话说的太过深奥,对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来讲太难理解,白逢春皱着眉头,虽然听不懂,也只能跟着点头。
师傅也察觉到他的迷茫,换了轻松的语气继续道:“其实名字就是最简单的咒。一个人有了名字,就让他与茫茫众生区别开来,将他的灵束缚在他的形中。所以名字即使咒,法力高强的术士仅凭一个名字就可以让别人做很多不愿做的事。”
这句话白逢春听懂了,他兴奋起来,眼睛发出异样的光芒。刘瞎子似乎也感受到了他的兴奋,捻着胡须微笑着。
“世界上最善变的即是人心,人心的阴暗产生了鬼怪,所以要想除妖先要正心。可世界上最难操纵的就是人心。不过也不是全无办法,语言即使通向人心的一座桥,掌握了语言这种咒术,就能慢慢的掌握人心,成为为强大的术士。”
白逢春彻底听懂了,从此他加倍苦练,努力掌握语言的奥妙。刘瞎子也慢慢将法术的诀窍传授与他。他最先掌握的,是用语言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的想法建立联系的法术,名为言之契约。
言之契约一旦建立,施法者与施法对象之间就建立了强大的联系,双方都必须按照契约建立时的条件行动。当然如果施法者的法力很强大,是可以巧妙的利用语言使契约对自己有利。但这也是有限度的,如果施法者的要求是违背施法对象本愿的话,自然会形成极大的抵抗。
契约的建立首先要施法对象的同意,这种同意可以是口头上的承诺,或表达同意的词语,甚至只是说出自己的名字,在法力高强的术士操纵下都可以成为契约签订的条件。
白逢春自己摸索之下,逐渐掌握的法术的窍门。奇怪的是,随着他法力的提升,听他说书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甚至有些人为了听他的书,一大早就来他们的说书摊子前候着,像犯了烟瘾一样。
他觉的莫名其妙,向师傅请教。师傅拍了拍他的头:“小子,你已经算是入门了,有掌握人心的能力了。不过前路还长,你自己慢慢体会吧。
第4章
春去秋来,又经历了一个寒暑,白逢春长高了一些,他不再是刚来学艺的少年,行事渐渐稳重,本事也日渐增长。
刘瞎子也感受到了白逢春的成长,这天他一边接过白逢春递来的毛巾擦脸,一边用没有一点黑蛇的眼睛盯着白逢春,露出欣慰的笑容。
“最近练功可有进步?言之契约已经完全理解了吧?”
白逢春挺起了胸膛,他现在的功力已经能操纵一些飞鸟小虫之类的,但还没有在人身上用过。他一直想试试自己的法术究竟练到什么境界了,可惜没有合适的机会。
“别急,机会马上快来了”,刘瞎子神秘的朝天上翻了翻白眼,不再多说。白逢春在心中不停的问,这机会究竟是什么呢?可看师傅的样子不会提前告诉自己,只能暗自猜测。
那是一个雪天,鹅毛大雪下了一夜,终于在天亮时停了。
白逢春耐不住少年心性,独自踏雪出游。望着白茫茫的一片天地,顿生天地寂寥之感,心胸也跟着开阔起来。他深吸几口冷冽的空气,觉的心情平静了不少。
他极目远眺,在满目的白色之中,突然出现了一点红色,如同跳动的火焰一样惹人注目。
那红色的是什么东西呢?这极大的引起了他的好奇。白逢春几步跑了到那点红色附近,终于看清,原来那红色是一只长着橘红色皮毛的小狐狸,看起来出生没多久,腿上血迹斑斑,似乎受了伤。
他小心翼翼的将小狐狸捧在双手中,仔细查看它的伤势。它腿上留下了几个锯齿形的伤痕,看起来像是捕兽夹造成了。小狐狸的身体有些僵硬,应该是长时间在雪地里行走,被冻僵了。
他急忙跑回家,升起火盆,将狐狸放在火盆边取暖。一边取来药箱,为它包扎伤口。
白逢春将小狐狸搂在怀中,细看之下,见到那小狐狸眼睛附近长着几缕淡青色的细毛,不禁心生怜悯,在它耳边轻语道:“别担心,我会保护你的”。那小狐狸恰在此时悠悠转醒,像是听懂了白逢春的话,对着他点了点头,表示感谢。
正在这时,窗外传来一声低沉的喝问:“小子,你将我的药引藏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