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不出的水面(95)

作者:哈喜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一个14岁的孩子,在经受了这么大的磨难后,却选择了离开故土认他人做父母,远离原生家庭,那么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那就是,她的原生家庭里的一个人或几个人,对她并不好。”

石红妮拿着纸张的手微微颤抖。白宁宁心里那块试探的石头落了地:对路了!

“因为家里的那个人对你不好,所以你在遇到经济条件更好,对你更好的外国老夫妻,你就选择了这个‘更好’。

你对原生家庭并无留恋,所以你在国外踏踏实实享受着养父母给你的财富,幸福和爱,直到两年前,他们相继去世,你在国外感受到了孤独,这才回了国内,我猜,你或许偷偷回过家,却发现父母早就因为你们的失踪自杀,你大受震撼,对他们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观,恰好发现王力竟然就在深州,于是才有了报仇的想法,而勾引王力,是最快接近他的方法。”

白宁宁站起来,在审讯室侃侃而谈,一副胸有成竹,比起石红妮之前的交代,白宁宁认为这一番解释,能说通很多逻辑链条。

讲完后,她双手撑着桌子,盯着石红妮道:“你看我的故事,是不是比你的更饱满一些?”

石红妮不紧不慢地折起那张死亡证明,捏到手里,沉着声音说:“很好的故事,但不好意思,你猜错了。”她扬了扬手里的纸张:“这个,你带走吧,人都死了这么久了,要这个也没什么用处。”

说完,她站起来,直接走出审讯室,返回了监区,留下白宁宁在原地迷茫:猜错了?不应该啊!

第46章 第四十六章动机(2)

这不是白宁宁第一次来城中村石家,以往都是帮师父照顾石老太太,这一次,带着其他目的而来,反而让白宁宁对这里有了别样的情绪。

20多年前,城中村还是一个富庶的村落,石家的凋零,正是城中村凋落的一个缩影。

只不过,各有不同。

当年村里的有钱人,其实根本不需要依靠村里的老房子生活,现如今早就搬到城里买了楼房,老房子就扔在这,一年到头也不回来一次。

可有的人却大不一样,离了城tຊ中村,他们无处可去,就算是村里条件再不好,也只能守在这一亩三分地,熬着。

石家所在的这一片,就属于留守比较多的,所以白宁宁把第一站放在这里,如果顺利,也许不需要再跑其他地方了。

石老太太今天又去探访李翠翠了,自从知道李翠翠是石红丫的女儿,只要到探访日就必去,依仗着腿脚好,倒三次车都不喊累。

许新华知道后,把老太太一通埋怨,城中村和看守所,把着城市的两端,这么远,路上万一有点闪失怎么办?

但最后拗不过老人,许新华只好雇了个司机,老太太去的时候,由他来负责接送,但没告诉老太太实情,问他就说是找朋友帮的忙。

白宁宁知道这些,所以特意挑选了老太太没在家这天过来。

当年石家家庭内部的相互关系,还得找到当年的老领居,才能了解的更清楚。

她去的第一家,与石家隔了两户,是一对60左右岁的老人,按年头来算,和石老太太的儿子儿媳岁数差不多,当年来往应该密切。

敲了几声,门很快就打开了。

“你找谁?”一名老妇人探出头来,上下打量着白宁宁。

白宁宁亮出证件,摆明意图,顺顺当当地进了屋。

“你是来查那两口子的事情?为什么隔这么久又要查?”老两口虽然把白宁宁请了进来,却仍是一肚子狐疑。

白宁宁自然不能说实话,只含糊着说:“有个孩子是他们家后人,我们找到了,但需要为匹配工作做点调查。”

老两口了然,他们早就听说石老太太最近总是去看重孙女,这事老太太自己就激动万分的嚷嚷出去了,自然不是什么秘密。

“他们家的关系嘛,其实不用太在意,毕竟那两口都没了,老太太对孩子们很好的,这点您放心,重孙女回来了也一定会受到善待。”老头抽了口旱烟说。

“那您的意思是,那两口……对孩子不好?”白宁宁敏锐抓住了言语中的漏洞。

“别听他瞎说,哪有父母不爱孩子的,就是石耀生那个人,受他爸影响,有点传统。”老太接过话。

“那他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呢?”白宁宁知道石老太太守了多年的寡,老伴50多岁就脑梗去世。

“他爸死的早,那会石耀生和王璇他俩刚生了老大,是个闺女,没多久他爸就犯了一次脑梗,只不过不太严重,但有些后遗症,生活不太能自理,生活质量就大不如从前,他爸应该是预感到自己时间不多,于是催着石耀生赶紧生二胎,他想在活着的时候抱上孙子,这不只间隔了2年,他家老二就出生了,结果还是个丫头。”

上一篇:东山客27号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