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若兰随着兰姑朝外走去。
兰姑带着裴若兰去了小岳山,马车在山脚停下,两人又走了一段山路,才到墓地,一眼望去,无数石碑林立。
裴若兰的心像是被人攥着一般,闷得喘不过气来,兰姑向她介绍道,“陇西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早夭的女眷不能葬入祖坟,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片地便成了那些女童的埋骨之地,家中富裕的,便会打副棺木,立块石碑,家中清贫的,便用席子卷了,挖个坑就地埋了。”
她带着裴若兰往里走去,最后停下一块墓碑前,但墓碑上却没有名字,裴若兰悲伤的眼中露出一抹疑惑,兰姑道,“育婴堂每年都有孩子夭折,也不可能为他们每个人都立一块碑,索性便所有人共用一块碑,碑上没有名字,是因为那些名字都在我心里。”
“那她……叫什么名字?”
兰姑面上浮起一抹迟疑,“民间都说贱名好养活,我便给她取名小米。”
小米……裴若兰咀嚼着这个名字,慢慢的在墓碑前跪下,她将路上买的吃食拿出来,一一摆在墓碑前,“娘也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你若是有不喜欢的,便入梦告诉娘一声……”
第239章 重逢
裴若兰絮絮叨叨的和小米说了很多话,直到天上飘起零星的雪花,她才停下。
兰姑将点燃的香递给她,“给小米上炷香罢。”
裴若兰接过香,慢慢的插进面前的香炉中,然后抬起手,拂去落在墓碑上的枯叶,眼角微微泛红,“等下次娘再来看你。”
下山的路上,雪越来越大,兰姑忍不住道,“近年的天气真是反常。”说着,她脚下一滑,裴若兰忙扶住她,“小心!”
兰姑站稳后,白着脸冲裴若兰道谢。
裴若兰看了眼她头上夹杂着的银丝,道,“我扶着你罢。”
两人走到山下登车时,地上的雪已经有鞋底那么厚。
上车后,裴若兰倒了盏热茶递给兰姑,“暖暖身子。”
兰姑将一整盏热茶喝完,才缓过来,她冲裴若兰道,“这一路上多亏有你。”
裴若兰扯了扯唇角,“若不是因为我的事,你也不用冒雪登山,是我该谢谢你才对。”
进城后,兰姑先将裴若兰送到绣坊,然后自己才回育婴堂。
玉奴一看到裴若兰下车,立刻迎了上来,眼中布满担心和焦急,“姑娘终于回来了,我还以为你出了什么事,差点就要去报官了。”
裴若兰握住玉奴的手,冲她摇了摇头。
玉奴敏感的察觉到裴若兰眼中多出的血色和低沉的情绪,拉着她朝二楼走去,进屋将门关上后,问道,“到底出什么事了?”
裴若兰低下头,“我的那个孩子已经不在人世了。”说出这句后,她的眼眶立刻变得通红。
玉奴也僵住了,她不可置信都,“怎么会这样,姑娘核实过了吗?”
“已经核实过了。”
玉奴叹了口气,旋即又道,“姑娘想哭就哭出来罢。”
裴若兰走到罗汉床边坐下,用手捂住脸,哽咽着道,“是我对不起她。”
玉奴看到眼泪从裴若兰的指缝中流出,她走过去将她抱住,轻轻的拍着她的后背。
裴若兰有了依靠,哭的越发不可收拾。
等裴若兰哭够了,玉奴问道,“现在有了小小姐的消息,绣坊还要再开下去吗?”
裴若兰一开始打算收下那些女孩子是为了给自己的女儿积福,如今得知噩耗,有那么一瞬间她是想离开这个伤心地的,也不想再费心经营绣坊。
但想到那些女孩子童稚的面孔,她又说不出关停的话,她抿了抿唇,冲玉奴道“开下去罢!”就当是为小米修来世了。
绣坊的生意慢慢红火起来,那些女孩子也都学的认真,玉奴又招了几个绣娘,一副要将绣坊做大做强的模样。
转眼间,冰雪消融,到了二月末。
这日,裴若兰正握着手中的半片襁褓思念小米,身后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她收起襁褓,朝玉奴看去,“有事吗?”
玉奴笑了笑,“有个好消息想告诉姑娘!”
“什么好消息?”
“外头都在传,新科状元是一位姓裴的公子。”
裴若兰闻言,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春闱和殿试已经过去,今科取试已经结束。
裴日文倒是如她所料,得了状元,只是这些已经与她无关。
玉奴发现裴若兰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高兴,忍不住问道,“姑娘听了这消息,不开心吗?”
裴若兰并没有跟她说起自己和裴日文的恩怨,只道,“以后不要再在我面前提起他,”顿了顿,又道,“京城的事,我也不想知道。”
“是,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