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迢迢(410)

我早已是一副行尸走肉,这副躯壳存在的唯一意义,是“为天下长治久安”。

我甚至不能稍微停下来喘息片刻,因为我知道我不能停。我不能让前朝君臣的所有努力尽数白费,我不是为了自己而活,也不能够为自己而活,永远都无法为自己而活……

……

昏暗的祠堂里,供奉着千百灵位。能考证到名姓的,前朝军民的灵位。

明明没有谁出声,却好像,连空气都在悲伤哽咽。

一双纤细的手臂伸出,缓缓环绕在赵禀腰间。

他不由得一怔。

“一定很累吧,”身边人将下巴抵在他肩头,柔声说道:“其实,郎君……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我……没有,”他落寞地垂眸,“我是个很差劲的人。”

“知鸢,是丞相的遗孤。当初在福州,她被寄养在农户家,没有随军南下,还好后来我又寻回了她。这些年,并肩走过风雨,我权当她是至亲挚友……也是还报丞相的恩情,”

他紧紧攥拳,深吸了一口气,眸中有情绪翻腾。

“我最怕的,便是自己无力保护她……可我还是没能保护好她。”

可我还是没能保护好她。

祁寒默默望着他的侧颜。清晰的轮廓和棱角,永远都带着一抹与年纪不符的苍凉和疲惫。她鼻子一酸,难以名状的心绪倏然在心间升起。两人陷入长久的沉默,不知过了多久,她再次拥抱面前的男子,圈紧了双臂。

“郎君……”她的笑容云淡风轻,“不管前方的路有多么难走……你要记得,”

“你的身边,一直有我。”她说。

不论你的重任还是负担,不论你的疲倦还是梦魇。

都有我与你分担。

如果赵禀不能在世人面前脆弱哭泣,如果赵禀不能随心所欲做自己,如果在外的光环就是折磨他的紧箍咒。

那就来我怀中吧。

那就让我来心疼你吧。

第396章 涣(一)

滔天的风浪,染血的残阳。

——官家。

苍凉的孤影,由一股浩然正气笼罩着。

——官家。

那身影悲愤地跳入海中,再也没有浮上来。

“——官家!”清远不悦的话音,将赵禀从回忆里拽了出来。

他们此刻正坐在临安城中的一家茶馆里,刚与密探交接完线报。

清远皱眉,道:“老夫方才的计议,官家莫不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

赵禀凝神回望,表情严肃。

“不曾,”他说,“我只是在思考,眼下反元,是否时机成熟。”

清远冷嗤一声,向后靠着椅背,捋须道:“官家想等待哪种时机?五年了,官家自大都归来五年了,还要继续拖到什么时候?”

见赵禀不为所动,仍是那副“我自有数”的态度,清远只觉得格外不满。

“官家,老夫今日可把敞亮话撂在这儿了——好运不是鸟儿,它自己可飞不过来!”

清远的目光,充满了“朽木不可雕”的意味。

他毫不忌讳道:“我看,官家就是日子舒坦,转而贪图安逸了。娶了祁家女,就只顾念你的小家,反倒将复国大业搁置旁侧,能推则推——在你看来,究竟什么时机算成熟?”

赵禀不动声色,不气也不恼,“清远,你误会了,我并非在推脱责任。是如今,元廷内部虽如败絮,整体的军力还是不容小觑。开国武将退幕,年轻良将辈出。而我们,力量过于分散,人马尚且不够,兵器也较之更弱……便从这几年演兵的情况看,很难真正凝聚势力。”

“前些年,元廷只顾对付西北之乱,大部分兵力都派去了漠西,被海都重创,”清远的眼中写满不甘,“若不是我方还达不到反攻的实力,那时,便该是最好的时机!现在他们消耗了元气,恰好我们也有了对抗的本钱,再往后拖延,等他们恢复起来——就更没时机了!”

“反元之事,并非急躁就能解决的。”赵禀淡然以对。

“你质疑我?”

“你多虑了。”

室内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还是不打算动作?”清远问。

“对。”赵禀答。

清远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先不说这个,”他眯起眼,“官家,恕我不得不提醒一句,”清远对着他,冷笑一声,“最该提防的,是枕边人。”

赵禀的眉头微微皱起,“你想说什么?”

“如果,有个泄漏我方机密的隐患……我想官家一定,不会营私放纵吧……”清远冷脸打着哑谜,阴阳怪气道:“官家不会容许……有个人,会吃里扒外,危害义军吧?”

不等赵禀开口,清远就站起身,自顾自地要离开了。

“别怨老夫没提醒过,”清远的话音幽深莫测,“人与人之间,任何关系,都不是牢不可破的……是像细丝,吹一口风,都能把它给吹散。”

上一篇:照无眠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