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察罕一个飞刀甩去,拦腰砍杀那敌人。
鲜血飞溅在岱钦的甲胄上。
察罕短暂地舒了口气,一边招架着敌人的攻袭,一边不解地大喊着:“岱钦大人!你怎么了——”
岱钦从地上捡起刀,整个人都恍恍惚惚,勉强挡住小兵们挥来的刀剑。
目光落在“道戈辛”身上,一直没有挪开。
正对面,“道戈辛”也看到了岱钦。
夜色下,火光中,“道戈辛”仓皇勒马,身子狠狠一颤,石化了般,也霎时僵愣在原地。
玄铁面具半明半暗,遮住了他的前额和口鼻,只留有一道细细的缝隙,露出一双眼睛。
他们隔着漫天风雪,隔着兵戈铁马,像是隔着再无法横越的长河,矗立彼岸,遥遥相望。
“为什么……”岱钦忽然流下一行泪,声音哑得不成样子,“为什么啊……”
北风呼啸,夹杂着雪粒冰碴,如刀锋般,无情地吹打着岱钦的身躯。寒意彻骨,渗透他前胸后背,冰封了浑身上下。
察罕想冲上前带岱钦离开,可敌军攻势太汹猛,他几经挣扎都无法靠近,正与敌军厮杀不休,已有些顾不上那边了……
“道戈辛”已回过神,缓缓攥紧了缰绳。
他不再犹豫,提刀骑马逼近,冷漠地,选择继续做个刽子手。
有些路,一旦踏上,就回不了头。
一错再错,他回不了头了。
“为什么……”岱钦望着刀刃泛起的冷光,只觉得万念俱灰,绝望地苦笑一声。
刀风向着岱钦的脖颈砍来,他没有躲。
“咔嚓”一声闷响。
岱钦的头颅被斩下,落在洁白的雪地里,骨碌碌滚了几圈,淌着哩哩啦啦的鲜血。
残躯还在喷溅着滚烫,盔上落满了霜雪。
他还睁着眼,至死未瞑目。
第201章 四面楚歌与阿尔泰山的真相(八)
鲜血染红了整条河谷。
战役过后,残骸遍野。
破碎的旌旗遭人马践踏,沾满血污,躺在泥泞的坑洼里,无声仰望着灰沉沉的天空。
大雪还在飘落,满世界的红与白,触目惊心,讽刺不已。
金帐汗国的兵士们正在打扫战场,从横叠的死尸身上缴来战利品,送还未断气的北境军下黄泉。
“王子,有几个敌人跑掉了,”将领用胡语向巴彦汇报,一边说还一边悄悄斜眼看那玄甲武将,“会不会是这人故意放走的?”
巴彦小王子却不以为意:“那么多人,一场混战,难免漏掉几个,逃了就逃了吧。”
眼瞅着天色将明,巴彦转身朝着玄甲武将走去。
天地一片冰冷,那人呆呆地站在汗血马旁,不声不响,孑然寥落。
像是被放逐了一样。
被自己的本心所放逐。
被自己的本心所唾弃。
“难过了?”透过面具的缝隙,巴彦仔细打量着他的神色,“该不会是后悔了吧?”
玄甲武将默了一瞬,答非所问,“巴彦王子,有几个漏网之鱼,恐怕是去镇海关通风报信了。如果等他们把消息传给元廷,援军一来,战况很可能逆转。”
巴彦思忖道:“那你觉得,我要怎么办?追去镇海关?”
“不,”玄甲武将说,“我知道一条近路,直接通往和林。和林是漠北首府,内有粮仓几十座,是为漠北所有重镇提供补给的重要防线。如果直接拿下和林,整个漠北都会收入你囊中。”
巴彦眼神一亮。
“你带路!我们这就攻打和林!”
那人却道:“恕我不能同王子一起。我须立刻去镇海关。如果被人发现我不在那里,不在我该在的地方,元廷就会怀疑到我头上。我解释不清我的行踪,往后会很麻烦。”
他停顿了一下,补道:“但我会为王子画出地图,指出那条近路。请王子相信我。”
巴彦满腹狐疑。
“你该不会,在算计着我吧?”他抱起胳膊,冷笑一声,“我怎么知道,你指的路是不是真的?”
“我没有骗你的必要,”那人抬眸,淡淡道,“我已经没有退路了,不是吗?我与你,现在是一条战线。欺骗你,对我来说,没有好处。”
巴彦琢磨了片刻,觉得有道理。
但他并不能完全信任此人。
巴彦从怀中掏出那两封伪信,拿在手里晃了晃。
“别忘了,我手上还有你的把柄呢,”他嘴角上扬,得意道:“但凡你敢——”
“我不会欺骗你,”玄甲武将打断他,平静地说,“我画的地图不会有假,那就是通往和林最近、最快的路,我发誓。”
“就是”二字,他念得很重。
言语坦然诚恳,态度平和稳重。
不像撒谎。
这下巴彦终于相信了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