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父亲的长久缺失,陪在杨悦身边的陆瑾总是习惯性先去照顾妈妈的感受,林乔曾听大人说过,陆瑾五岁时就能够独自照顾生病的杨悦。
林乔小时候始终觉得小孩子的哭声太可怕,每次和陆瑾在小区里碰到哭闹的小孩,总会躲得远远的。
后来妈妈和她说她小时候就是自己最讨厌的那种爱哭鬼,而且还总喜欢把眼泪往陆瑾身上蹭。
林乔对陆瑾的忍耐力简直是大大的佩服,那时她就想,这么好的小哥哥,一定不能弄丢了,要是给了别人多亏。
他们一起长大,一起上下学,虽然陆瑾比林乔大一岁,但林乔以前从来都是直呼其名,她始终不满意这一岁的差距,总希望他们是同龄朋友。
可听妈妈说了这些事之后,林乔突然想叫陆瑾“哥哥”了,在八九岁的小孩子眼里,朋友永远没有兄妹的关系稳定。
毕竟,妈妈曾和她说过:“我和爸爸是木木的家人,我们永远都会爱你,不管你做了什么事情,爸爸妈妈都不会不要你。”
小小年纪的她眨着疑惑的大眼睛问:“什么是家人?”
妈妈说:“家人就是和你有血缘关系的人,比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那陆瑾可以成为木木的家人吗?”
妈妈一愣,被林乔的异想天开逗得想笑,“木木,陆瑾是你杨阿姨的儿子,和木木并没有血缘关系。”
看见小林乔耷拉下了脸,妈妈补充道:“不过,如果木木想让陆瑾变成家人,也不是没有办法。”
她眼睛一亮,“什么办法?”
“木木把他变成哥哥就好了。”
当时的林乔没有看懂妈妈脸上笑容的深意,后来才明白,那不过是大人们间的一个小玩笑,只有她,傻傻地追着陆瑾喊了一年的哥哥。
那时她总是在上学放学路上扯着陆瑾的书包带子,问:“陆瑾,你为什么不愿意当我的哥哥?”
陆瑾的笑容多是无奈,“木木,你可以喊我‘哥哥’,但这和乔阿姨说的‘哥哥’并不一样,我们不是亲兄妹。”
比陆瑾小一岁的林乔迷迷糊糊不懂陆瑾的意思,只管继续任性撒娇,“我不管,我就要你当我的哥哥,妈妈说只有家人才会永远都陪着我,哥哥是家人,陆瑾,你必须当我的哥哥。”
那时,他们在上小学,被忽悠的林乔无比渴望陆瑾能够成为自己的哥哥,能成为那个永远不会丢下她的家人。
她畅想的未来,有爸爸,有妈妈,还有陆瑾小哥哥。
九岁那年,她已经不再执着叫陆瑾“哥哥”,也终于明白了妈妈的逗弄,但偶尔想撒娇耍赖时,林乔还是会故意喊一声“哥哥”,好像,这样才能彰显他们之间关系的与众不同。
十岁,刚对生死离别有了懵懂的概念,一场事故夺走了陆父的生命,让她跟着陆瑾一起快速长大。
她记得医院病房里声嘶力竭的哭声,那是她第一次看见杨悦阿姨的失态。
瘦瘦高高的陆瑾站在杨悦身边,紧紧攥着她的手,眼泪无声落下。
林乔和父母站在一边,她看着少年通红的眼睛,想要上前,妈妈却将她按在身前,“木木,别动。”
林乔想说她只是想去抱抱陆瑾,她的小哥哥看起来很伤心很痛苦。可是听着耳边的哭声,林乔最终只是站在了原地。
那天晚上,她偷偷跑到了陆瑾的房间里,黑暗中,少年坐在地上,怀里抱着一张全家福照片。
“哥哥,我知道你很难受,你哭吧,木木抱着你。”
那天晚上的地板很凉,肩膀上的衣服很湿,漆黑的夜空中无星无月,一片寂静中只有少年隐约的抽泣声。
早晨醒来时,林乔躺在了陆瑾的床上,她不记得自己是怎么睡着的,记忆只停留在陆瑾断断续续的倾诉中。走出房间,她看到陆瑾正端着早餐站在杨悦房前,已经没有了昨晚的痛苦萎靡模样,他声音很轻,却又带着沉稳的安全感。
“妈妈,你不能把自己身体弄坏,以后爸爸不在了,我照顾你。”
第16章 时间的钟,可否转回从前6
陆父去世之后,林乔明显感觉到了陆瑾的变化。
在学校时还没有那么明显,但在家中,在杨悦身边,陆瑾像是一下子长大了。
作业时间,林乔一般都是扎在陆家书房的,妈妈以前就常说让她多跟陆瑾学习,有不会的题就要问陆瑾。陆父离世后ᴶˢᴳ,林乔往陆家跑得更勤了。
以前都是杨悦到了饭点叫他们出去吃饭,那段时间,却常常都是林乔一个人在书房里,而陆瑾,有时会在客厅里和杨悦说话,有时会直接自己准备他们的晚饭。
林乔当年只觉得她的小哥哥是万能的,并没有真正理解陆瑾心中背负的担子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