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炭火中有一股莲子清香,俞郎中放下割舍药材的工具,起身搅拌了一下锅中的莲子羹,往里面加入枸杞桂花等物。
“这……”这莲子该不会是……
“吃你点莲子怎么了,我救你花了五百两零二钱。”俞郎中气哼哼捋了捋自己的拱门胡子。
是了,救命之恩和一袋莲子比起来,还是命更加贵重一些。
应莲儿也不好再说什么,五百两银子啊,她十辈子卖藕,可能都能挣到那么多银子,这简直是一笔天文数字。
“不是,您若是喜欢,今后我多给您送点过来,解解腻。”
岭南天气时而潮湿,时而燥热,有一碗莲子羹无疑是解暑解湿的好东西。
“这是应该的,救你可耗费了我不少珍贵药材。”俞郎中一点儿也不客气。
这样的人真的是悬壶济世的大夫吗?怎地与奸商如此相像。
“是,应该的,大夫,我还有事,改日再来拜谢。”
俞郎中摆了摆手,汤勺已经没入了莲子羹中,一口下肚,俞郎中感觉自己辛苦一些也是值得了。
春意这些天倒是没做旁的事,早上起来开始研磨黄豆,寻找新法子生活。
“小春意,我来了,你高兴吗?怎么那么严肃,是不是钟奇欺负你了?”
敢欺负她闺中密友!
听到这个名字,春意手颤抖了一下,摇了摇头。
“不是,他要成亲了,新娘……不是我。”
胡采颐撸起袖子,这个渣男!
“所以说,你在自梳山庄看到的人真的是……”
春意点头,看似专心弄着自己的配方,实际上不知神思到了何处。
看到这样的春意,胡采颐颇为头疼,自小,她们就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情义深重,如今春意为了一个渣男暗自神伤,胡采颐觉得自己有义务为春意讨个公道回来。
胡采颐拉着春意的手往外走去。
“去哪?”
胡采颐问道:“那混蛋何时成亲?”
“钟家那边说是一个月后,不日便送来退婚书。”
一个月,时间也足够了。
“咱们去找俞郎中,他肯定有办法治好你脸上的伤,春意,你听我说,天涯何处无芳草,像甘蔗一样的渣男就不要为他伤心了!”
春意一下明白了胡采颐的意思,这些年她行事还算果断,一到了终身大事上反倒是有些犹豫。
“采采……”
“别犹豫,春意,你现在需要的是和过去彻底了断,相信我!”
看着胡采颐笃定的神色,春意心中莫名多了一份力量。
“嗯。”
渣男就是渣男,万花丛中过,哪能为一个不洁身自好的渣男黯然神伤呢。
离开了柳家豆腐坊,春意和于金娘想要生存那真是难上加难了。
镇子上的媒婆见到于金娘,连忙赶上去劝说:“金娘,我听说你们要去县城里住了?那可是一个大地方。”
于金娘不耐烦说道:“你想要说什么,直言便是。”
媒婆得到了于金娘的话,乐道:“那我可就说了,县城里有个乌员外,别看他已经年过古稀,可人家身体硬朗着呢,就喜欢你这样的辣椒。”
原来是想介绍她给七十岁的老头。
“半截身子入了土,还想三妻四妾。”于金娘翻了个白眼。
她们再怎么穷,也不能穷志向。
“我说,金娘,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人家乌员外是有几房小妾,但那些小妾怎么能够和你比呢,你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于金娘大拇指往上一提刀柄,吓得媒婆赶紧挥着红帕子跑了,还不忘嘴碎几句:“不嫁就不嫁,就你这样的,能有人看上都不错了。”
于金娘眸中闪过一丝杀气,一想到自己的女儿,那抹杀气也随之不见了,今后还得仰仗媒婆给春意介绍一门好亲事。
蔡府。
蔡阙饶有趣味浇着石榴花,石榴花开得不错。旁边的灯草长势喜人,想来做个百来千个灯芯也不是问题。
“大人,这是一阳文学社送来的诗帖,想入门参加游园会。”
长相普通的管家将一份诗帖送上,名唤《大雨》:
朔光向北去,蕴秀别云长。
山雨多少事,今夏羡岸芷。
“倒是有几分田园派的味道,只是这名字起得太烂,《山中逢雨》倒可。”
蔡和道:“大人,来人说是太白遗风。”
蔡阙微微拧紧了眉头。
他人虽不在官场,但他振臂一呼,百官站在他这边。
“去,告诉文海局,三年之内,禁止刊发一阳文学社的作品。”
连什么风格都不知道,不过是一个沽名钓誉之辈。
“大人,这个一阳文学社在当地影响力不低,每年入账几千两银子,还不算是她们私下吃掉的份额,只怕她们自己有刊发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