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女捕头(12)

俞郎中大为震惊,若不是这锅屑的状态深入记忆之中,加上张家人的死态,他也不会那么快断定此物是五陵子。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取的便是这名,传闻服用了五陵子的人,生前享受莫大的快感,死后便是极大的落寞,但配松香可缓解,让人产生进入仙阶的假象。只是不知道,这五陵子从何而来。”

冯御年忽然想到:“若是加上沉香呢?”

“那便是大人如今看到地上躺着的尸体。”

冯御年陷入了沉思之中,王氏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

胡采颐费了好大的劲才甩开胡用,脸上挂着翘意。

正欲前往张家的路上,她忽然看见一抹鬼鬼祟祟的影子,好奇心驱使她跟了上去。

黑影停顿了一下,余光看见墙角那一抹棕黄,才一个起身翻墙进了张家后院。

“这贼人真是大胆,也不怕张家人晚上来寻他,就让姑奶奶好好教训一下你这个窃贼吧。”

胡采颐挑了挑眉头,认为那一抹黑影是冲着张家的钱财来的。

正当她也想翻墙时,低头一看地面,地面上的泥垢引起了她的怀疑:“这是……”

第八章花猫篇(八)

五陵子从何流入岭南,又是从何进入张家,这一切的背后似乎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操控。

冯御年心中有一个大胆的猜测,不知这个猜测是否会是真的。

正当冯御年想要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想法时,隆冬领了一个人进来。

来人一现就亮出了令牌,原来是当地的守臣。

“我姓朱,唤朱铁,广州郡守臣。”声音哑厚。

此人身材魁梧,浓眉三角眼,模样一般,却能够让人一眼记住。他两只眼睛往两旁散开,不能观于一处,眉心处有一颗黑青痣,黑髯被剪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与下巴平齐,腰间别的是镶上宝石的刀鞘,身上的棕色轻甲像是泼上红漆。

守臣为镇守一方的职位,类比将军。

此番张家十四口人竟然惊动到了守臣,看来背后势力只怕非同小可。

“见过朱大人,下官冯御年。”

早些年,他倒是听说过朱铁,此地偏僻,果蔬难以运输,银两流入困难,常有山贼截道,亏得朱铁坐镇,才将山贼镇住,也算半个传奇人物。

“张家十四口人死于非命,此事非同小可,惊动了知府大人,还望冯大人能够尽快将凶手缉拿归案。”

“乃下官职责所在。”

冯御年不卑不亢地说着,脊直的腰板也只有双手微微致礼。

“我来此就是为了协助冯大人破案,也好了却知府大人一桩事。”

冯御年想着有了守臣的帮助,此案勘破也只是时间问题。

“那就多谢知府大人和守臣大人了。”

“为民分忧,也算本将分内之事。”朱铁沉声一会儿,问道:“不知案件进程如何?”

冯御年没多想,道:“如大人所见,这些人是中了五陵子的毒,所谓五陵子乃是江州禁药,也不知为何流入岭南。”

“既然如此,冯大人应该去查一查五陵子为何出现在这里。”

这里指的便是张家。

“大人说的是,隆冬,你且带人去张家好好瞧瞧。”

冯御ᴶˢᴳ年一声令下,隆冬立马带人去查。

“冯大人新官上任,能做到如此地步,可见前途璀璨啊。”朱铁这话不知是什么意思。

冯御年尴尬笑了两声:“朱大人缪赞了。”

朱铁脸上全然没有一丝一毫的笑意,只是按了按刀柄,然后走到院子外面的石凳上坐了下来。

岭南的夏日总是湿热交杂,张家院子这天显得有些萧索,地上的残叶被风吹了两下,滚落在朱铁脚下。

朱铁脸一横,将残叶踩在脚下。

后院忽然传来一阵尖叫声。

“你在这里做什么?”隆冬带头质问。

胡采颐笑嘻嘻地举着自己手中的鸡,心虚说道:“好这一口很久了,想不到被你发现了。”

隆冬来得正好。

隆冬打心底里瞧不起她这“偷盗”的行为,冷哼了一声便带人搜索。

“真是小女儿家想法。”

后院不大,还有一些泥印子。

“咦,隆冬大哥,你怎么把新泥带过来了?”

隆冬正想发作,话到嘴边忽然一顿。

他瞧了瞧胡采颐的脚下,再看看自己的脚下。

这棕红的泥土皆不是出自他们二人。

泥土通向的地方是厨房的位置。

这里还有一个人!

隆冬使了个眼色,其他官差对视一眼,蹑手蹑脚地将厨房包围起来。

厨房里的严老三,还在想着胡采颐为什么不进来,方才听见了“泥”一字,下意识看向了自己的鞋子。

坏了,那小妮子定然是知道了什么!

上一篇:缠香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