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趴在一口深不可测的古井旁,投下一颗光滑圆润的鹅卵石,然后耐心的等了很久很久,也没有等到一声回音。
可我知道它应该有个响动,它又不是一口枯井,它只是太深、太静,以至于外界的风雨很难在水面吹起一丝微渺的波澜。
这场对话结束后,我和蒋叶的冷战持续了整整一个周五。沈修人长得帅,神经却很大条,完全没有注意到我和蒋叶之间的微妙氛围,反而一次又一次地找我搭话,而在我扭过头去后,只能看到蒋叶的一个头顶。
即使沈修在聊天中偶尔提及到他时,蒋叶也只是别扭地从鼻孔里发出一个单音节作为应答。
还是我的同桌善于观察,他敏锐地注意到我与蒋叶之间的关系变化,压低声音问我:你们两个今天怎么不说话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对他解释,同桌却忽然想到什么,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问我是不是因为今天早上你们提到的那件事?
见我点点头,他顿时心领神会。
他说我可以主动一下,提及一个无关痛痒的话题,主动给蒋叶找个台阶下。
我拒绝了。
我又没有做错,为什么要先低头。
可我忘了蒋叶也没有做错。我们两人之间不存在过错方,整件事彻头彻尾都是一场误会和乌龙的隐患积累。
很快到了周六,那顿饭是吃还是不吃,忽然没了定论。
我躺在床上看《无声告白》,微信群里叮叮咚咚响个不停,江珊陪妈妈逛街去了,时不时发来一堆衣服照片,问我们哪件好看。李婷和庄盈盈在群里闲聊,方若雪在上钢琴课,倒是半天没有响动,至于林小彬和魏昀…男生嘛,他们的去向我并不太关心。
手机提示音让人心烦气躁,我索性把它静音丢到一边,这才逐渐看进书去。
一口气看到第九章,作者写道:“一个向上,另一个向下。一个得到,另一个失去。一个逃离,另一个受困,永远受困。”
看到这行字,我按在书脚的手指忽然变得僵硬,一种毫无由来的情愫忽然疯狂涌出,心脏如充气一般的膨胀起来。
我认识这句话的每一个字,却看不懂句子本身的意义。它莫名的击中了我,却不告诉我,向上的是谁,向下的是谁。
得到的是谁,失去的是谁。
逃离的是谁,受困的是谁。
也许是他,ᴶˢᴳ也许是我,也许是我们,也许是其他人。
可我知道,永远困于囹圄的那个人,是我。
尚未处理好心底突然滋生的怪异感情,我忽然注意到角落里温度冰冷的手机。
两条未读消息,来自蒋叶。
10:45:
中午 12 点,学校后面那家火锅店见。
11:51:
我到了。
而我看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 12:07。
我立刻回复了蒋叶,然后下床换好衣服骑车出发,尽管如此,等我赶到火锅店时,时间已经走到了 12:20。
在店门外认出蒋叶的电动车,我松了口气。自己差一点就放了他的鸽子,又让他白白等待了我这么久,心里顿时有些过意不去,至于昨天那点龃龉,早就全被抛之脑后,忘的干干净净了。
走进店里,门口的服务员热情地问我一共几位,我扬起一个笑容,说我和别人是一起的,与此同时,我的目光找到了蒋叶。
他坐在玻璃窗边,正正好好地抬起眼睛看向我这边,然后就欲起身向我走来。
但是有人比他的动作更快。
当那个熟悉的身影从蒋叶对面的长条沙发座椅上站起来时,我才意识到,原来这顿饭的参与者有三个人。
我坐在魏昀和蒋叶对面时,鸳鸯锅里的红汤刚刚开始翻腾冒泡,魏昀笑嘻嘻地对我说,蒋叶以为我不会来了,就叫了他来一起吃饭。
蒋叶的目光下移,轻不可闻地辩解道:我不是那个意思…
我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解释说我的手机静音了,所以没及时回复他的消息。
不过——魏昀自然地打断了我们的对话,问蒋叶道:你和陈词的关系什么时候这么好了,还单独请她吃饭。
我说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我们几个不是经常一起去“家庭小吃”吃饭吗。
闻言魏昀点点头,说:也是,高二的时候,我们还不认识江珊和林小彬他们,我们两个就经常一起吃饭…
我忽然注意到蒋叶的脸色在向昨天面无表情的状态发展,感到这个话题可能会冷落了他,我赶紧转移了聊天方向,一边将盘中的牛肚下锅,一边感叹这家店的客流量真大,我进来的时候,看见门口已经有等位的顾客了。
一顿饭在东扯西扯的闲聊中结束,走出火锅店的时候,魏昀拍拍我的后背,说没想到咱俩今天没约着一起出来,最后竟然还能碰到。看来这就是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