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其实事情已经解决了是吗?”
“涉事双方的问题解决了,但社会面的舆论还需要平定,今晚九点我们会通过相关媒体公布初步调查结果和处理结果。”
方警官讲话非常官方,他吞了口口水,喉结微微一颤。
“哦,”宋荻野抿了抿嘴唇,“既然这样,你们来找到我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吗?”她忽然觉得自己有点反客为主的架势,这样的角色转换让她稍稍轻松了一些。
“话不能这么讲,说到底,我们想要的是真相。”
陌生男人插话道。
“那你们要失望了,”宋荻野摇摇头,“我什么也不知道。我的一切社交媒体,手机通讯录,包括亲友关系,从来都没有一个叫路千寻的人,她大概拨错了号码。”
这个解释挺无聊的,但宋荻野确实给不出有意义的回答。
天色不早了,大家也没必要为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而僵持。面对宋荻野的沉默,方警官和那个男人只能作别,而送走他们准备回自己房间的黄玉又不死心地追问了一句:
“你真的什么也不知道啊?不可能吧?”
“这种情况,我有什么好说谎的吗?”
宋荻野反问,没讨到好黄玉耸耸肩,意兴阑珊地关上了房门。
官方最后公布的结果是女记者路某曾患有精神疾病,因该病症并未完全治愈,进而导致当天行动不受控制。
但大部分网友们并不买账,评论里一片质疑和调侃:
“精神病真是万金油啊。”
“强烈建议调查警方调查一下路某和杨某是否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保准会有新发现。”
“女记者啊?那不奇怪,说不定就是大佬玩疯的。”
宋荻野一条一条浏览下来,只觉得疲累。
但她还是赶在十二点之前与小曼对完了手上的资料,将第二天要发布在本地热点公众号上的文稿提交给了部门陶主管审核。
十二点十五分,陶主管回复了一个“明早十点发”,正当宋荻野准备关电脑睡觉时,她又接了一句:女性话题那个平台的推文也要抓紧,明天我会跟你们再商量一下选题和切入点,务必给我足够爆炸的标题。
这就是宋荻野的工作。
一方面顺着官方的言论,写真实而正统的社会新闻热点,给习惯看传统新闻的网友推送;一方面又顺着世俗舆论喜欢的方向,借题发散劲爆而狗血的两性观点,以博取流量。
好像很分裂,又好像很正常。
更有趣的是相较于前者,后者更被大众所关注。娱乐至死的时代,人们更偏心于那些能直击爽点和痛点的东西。
话题很快发酵了。
第二天,电脑一打开,真真假假的消息齐齐上阵,要多夸张有多夸张——《惊!美女记者被大佬玩疯?至暗时代,带你揭秘那些光鲜行业不为人知的内幕》、《一次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自爆式行凶,经济下行时代,打工人们到底在想什么?》、《情杀还是仇杀?始乱终弃的男人们,做好自食恶果的准备了吗?》
……
“看样子人家加班比我们厉害多了。”
小曼看着这些消息,止不住感叹道。
“很正常,他们要的是热度,不是真相。”宋荻野打了个哈欠,困得连眼皮也不想抬,“像我们这样鱼和熊掌都要沾一沾的,速度当然跟不上了。”
昨天的烦心事太多,即使她一夜未眠,也没有做出好的选题,眼看着马上要和陶主管开会了,她有些着急。
“小曼,麻烦你把刚才看到的那几篇文发到我微信一下,我找找选题灵感ᴶˢᴳ。”
于是强撑精神。
“昨天事太多,我来不及做。”
还好这时候小曼很靠谱。
“没事,昨天晚上我做了选题,我们先过一遍?”
其实在宋荻野和小曼作为搭档的固有工作模式是小曼负责前期图文资料收集和后续评论回复,宋荻野负责选题和写稿。这次小曼的越俎代庖让宋荻野在感激之余也有些意外,她正想提问,小曼便先她一步坦白:
“昨天晚上有个男人联系过我,问我关于你的消息。”
小曼刻意放低了音量。
“我也不知道他是从哪找到我电话的,他说希望我跟他聊聊你在工作生活中是个什么样的人,平时有经常联系的人什么的,还说如果我愿意提供消息,他可以给我一笔钱。”
“那……”
“放心,我不缺那个钱,我什么也没说!”小曼立马自证清白,“不过,你刚刚说的‘昨天事太多’是不是……啊,你不介意的话可以跟我说说吗?”
宋荻野在大脑里迅速过了一遍昨天发生的所有事,直觉告诉她那个联系小曼的男人就是昨天和方警官一起来找她的男人,为大事化小,她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