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的慢条斯理,但顾潇潇看着他坚毅的眼神,内心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燃起战斗之魂,“并肩作战,打倒反动派!”
沈思渊没忍住,笑起来。
--------------------
第24章 升级打怪中
===========================
后两日, 雨一直淅淅沥沥地下着,沈思渊离开景福宫,回到正阳宫。那小山一样的奏折已经堆满了案几, 沈思渊看着头大。
“这奏折都是这几天的?”
他望向李尽忠的眼神甚至充满了恳求,虽然他不用怎么批阅, 但打工人的精气神在, 看到这些没做完的工作还是头大。
“回皇上, 是的。平阳王已经都做了票拟,这些都是拿给您过目的。”李尽忠恭恭敬敬。
沈思渊翻看了几页, 内容大致都是地方政治经济状况的报送,还有一部分是平阳王什么时候做了什么, 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 乍一看民心所向,朝野臣服的, 还以为皇帝是平阳王呢。
沈思渊照例看了一会儿,开始摆烂:“给朕看什么, 这种东西不是他批阅之后,直接去实施了吗?”
李尽忠讪讪不敢说话。
“渭河府境内发大水了?”沈思渊随意翻看了几眼,看到最下面有个不起眼的小折子, 拿出来一看,平阳王并未做票拟。
折子是渭河府丞上书, 估计平阳王以为没什么大事,随意处置了,反正沈思渊平常也不会看。若是真有什么事,背锅的还是沈思渊。折子上字迹落笔如云烟, 字字恳切, 笔笔带情诉说着渭河这些年的不易。
渭河地势低洼, 西北有高山,东南入海流,而且是三江交汇之地,每年梅雨季节都会引发山洪,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地区。连日来的大雨已经冲毁农田、房屋无数,山洪引发泥石流等灾害,百姓们流离失所。
“回皇上,渭河府丞每年都会上一次折子,但那里地势实在特殊,往年都是等梅雨季过了,平阳王从国库里拨一些赈灾的银子解了饥困。”
“每年都要经历一场洪灾?”沈思渊感觉不可思议,“年年如此,没想过修缮?”
“先帝爷在世时曾派人考察过地形,建了大坝,挖了排水渠,后来雨水越来越多,大坝排水渠渐渐失去功效……”李尽忠越说越心虚,时不时抬头看一眼沈思渊的反应,自从他即位之后,哪里管过老百姓的死活,如今在这假模假式地关心起老百姓了。
“朕继位之后,没再问过这件事?”沈思渊话一说出口,立马就有了答案,他要是能过问这种正事,也不至于家被偷了。
“陛下年年都拨赈灾款给他们,渭河地界的百姓们都感念皇上您的大恩大德呢。”李尽忠笑眯眯地接过小太监递的茶,给沈思渊放到桌子上,“南顺府刚进贡的雨前茶。”
到底是感念皇恩还是感念王恩还不一定呢!沈思渊看了一眼那茶,知道是平阳王送来的,没去管它。
左右他与顾潇潇已经交代实底,他若再这么不徐不疾下去,更无法改变书里的结局了,既然有了想要守护的人,不如拼尽全力去搏一搏。
“你去把这些年跟渭河有关的折子统统找出来,再给我一份舆图。”
“是。”李尽忠得令退下。
他不明白一向不问朝政的皇上,怎么突然开始对渭河感兴趣,看他刚才的模样,那是他自从皇上即位以来,就没有在见过的认真。其实他也隐隐约约觉得皇上跟从前不太一样,只是皇上性子向来怪癖,他在御前伺候这么多年,什么人心里想什么,他不说猜个完全正确,也能猜个七七八八,唯独这位皇上,想一出是一出。
从前沈思渊想夜探皇宫,他给他打点,撤了许多守卫;他想出宫去玩,他给他安排的神不知鬼不觉。
如今他想插手政务,他却是不敢再瞒天过海。
李尽忠趁着去找折子的空挡,安排了小太监去给平阳王报信,小太监心领神会,跑的比兔子还快。
沈思渊这边跟折子斗智斗勇,顾潇潇那边也没闲着。
沈思渊前脚刚离开景福宫,淑妃就派人前来“请”顾潇潇。
“小主,她这是摆了明的没安什么好心。”晓月用看透一切的睿智眼神道。
满月觉得此时的景福宫正是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稍有不慎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便告诫晓月:“祸从口出,别瞎说。如今咱们小主承了恩宠,多少双眼睛盯着咱们呢,咱可不能给小主添乱。”满月拿着簪子比了比,挑了个做工精巧但不会抢了风头的钗子簪上。
“小主,步辇准备好了。”八宝累得满头大汗。
顾潇潇的位分,是够不了资格坐步辇的,但她现在恩宠正盛,就算坐了歩撵旁人也说不上来什么,八宝想着他家小主这几日伺候皇上指定辛苦,乘个步辇也无可厚非,况且也是内务府同意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