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功课其实鹿宁悠早就做好了,在精神科实习的时候也近距离观察过患者发病的样子。
可那些都是纸上谈兵,她演不出那个感觉。
任凭看着半天不吭声的女主演,挥挥手,忽然说道:“你的就先拍到这,今天先拍别人的戏份。”
鹿宁悠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甚至没有勇气多看导演一眼,只是匆匆鞠了一躬,逃也似地回了休息室。
化妆师跟在她身后,开始帮她卸妆,卸道具。
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褪去夏添这个角色的光环,被打会原型的自己,她只是就读艺术学院的在校生,根本没有往上吹嘘的那么优秀。
甚至也在怀疑,陆白瑜说她未来可期,是不是也夸过了头。
在校生科期间,有位教授说过一段话,她很疑惑。
“演员这们职业不光是要专业性,它和其他行业不一样。它在消耗着人的身心与灵魂,真要入了这一行,那么你就不再是你,也别想着回归自己本身。”
现在她有点明白了。
一旦开始拍戏,李恩染需要哭,她鹿宁悠就不能笑。她需要逆着自己的本性,强行把自己的内在变成剧本里的李恩染。
哭不出来那是你的事,没有任何理由与借口来开脱,这不是练习或是考试,这是工作。
所以导演会花很多时间去挑一个贴合角色的演员。
而她跳过了这个步骤,通过原著老师,编剧共同力荐下,拿到了这个角色。
有点无法理解韩非老师的想法。
现在看来,她好像一点都胜任不了这个角色。
鹿宁悠不由想到陆白瑜,如果是在拍《海边之夜》的话,他这时候一定就在自己身边。
可惜现在那个人远在天边,还有自己的事要忙。
鹿宁悠掏出手机对着两人的聊天框看了又看,吸了吸鼻子,最终把手机又放了回去。
还是硬着头皮找导演或者编剧,也该学会自己往前走。
第74章 忍不住想你
,就来了
情绪不到位, 演得差强人意那也得继续,哭得再崩溃都是演员自己的事。
期间预告片已经放出,演技好与不好交给了观众判断。
鹿宁悠作为夏添的扮演者备受业界关注, 伴随着微博热门排名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收看了这个八分钟的预告。
很多人没有想到她会接受这么一部片子。一位被精神病折磨的女孩, 与她在大众里的活泼印象完全不符。
流量居高不下,趁着这股东风,《她的病房》两位主演被安排做了采访。
站在歌舞升平的摩天大厦里,鹿宁悠被十几个话筒围在中间, 她的眼里又被虹光填满, 李恩染这个角色好像离自己越来越远。
此刻她更想站在泥泞的马路上, 或者是灰白两色交替的病房里。
各大媒体记者争相提问,明星脸上的抗拒与僵硬他们视而不见,只负责递话筒。
问她知不知道人们对她的期望有多高, 会不会辜负粉丝的热爱。
问她这部剧的表现会不会比上一部更出色。
问她为什么预告片看起来精神状态没以前好了。
问她是怎么接到任凭的片子, 以任导以前的要求深度来看,有点出人意料。
鹿宁悠在不绝于耳的快门声下沉默了一会, 她嘴唇一动正要开口,瞬间几十个黑黝黝的镜头如枪口一般对准了她。
“李恩染这个角色的复杂度足够让我写篇小作文, 老实说,她并不好演绎。她回忆着事先拟好的答案,缓缓说道:“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这个作品。”
话筒再次递来,“请问,是不是拍摄不同题材的片子让你感到力不从心了呢?”
何止是力不从心,简直快被折腾哭了。精神气都快被任凭这个老怪物被吸走了!
但肯定不能这么说, 各大媒体擅长做标题党的朋友肯定会肆意发挥。
什么鹿姓演员已经失去灵气,女主演位置之谜, 她与导演不得不说的故事。
这一类的标题要是出现在热门上,那她就不用混了。
陷阱式的提问,鹿宁悠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
娱乐圈劳模丁于洋这种情况见得多了,接过话筒帮她解了围,“每次接到新的片子,对于我们演员来说都是新的挑战。我们会跟导演与编剧好好沟通,争取在荧幕上为各位展示我们最好的一面。”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这样的句式他信手拈来。
记者并没有善罢甘休,继续讲话筒对着鹿宁悠,跟上提问,“请问你和丁于洋合作愉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