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妾?”姒云神色微凛,“老伯是说,公子征给那小妾买的宅子就在小澧河畔?”
老伯直起身,举目望了望棚外,指着已开始结冰的澧水,示意她道:“沿澧水一路向下,走过三个街巷,东南方向那支流便是小澧河。那小妾就住在小澧河边第三个院落,夫人找近旁的人家一打听便知。”
“离北岸这么近?”
姒云的目光在弦音袅袅的北岸和灯火寥落的雪幕之间来回,满目不解道:“那小妾竟不也不计较?不吃味?”
老伯倏地站起身,低敛着目光,一边收拾起依旧散落的碗碟,一边小声咕哝:“都是苦命人,谋得生路已是艰难,哪有吃味的资格……”
见老伯脸上泛出倦怠,她无心再叨扰,抬眸望了一眼白茫茫的来时路,思量片刻,让召子季留下钱贝,施施然而去。
小澧河沿岸的人家皆独门独户,那小妾的院落却也不难寻。
原因无它,除却那第三个院落,近旁人家皆已在门前张起彩绸,挂起灯笼,贴起一幅幅吉祥如意的楹联,唯有那第三个院落依旧清清冷冷,不见一丝年味。
看着……姒云驻足小院外,眯起双眼。
冬雪纷纷扬扬,如一席白幔高悬屋顶与树梢。院里两株白梅开得正盛,细风缱绻,落英随飞雪悠悠然潜入关不严实的木门。
——时近年关,眼前的小院实在太过冷清了些。
“叩叩叩——”
“来了——”
召子季上前敲门,门里随即传来女子袅袅然的脚步声,声音很是清悦。
“吱呀——”
看清门外之人,女子神色一怔:“两位是?”
姒云倏地眯起双眼。
应门之人面容清秀,肤白胜雪,年纪不过十五六,身上一袭质地精雅的金织暗纹袍,杏眸横秋水,体态动流波。
步步虽风情,眼里却不见星点哀意。
“冒昧叨扰,”姒云上前一步,福身道,“不知夫人可认得公子征?”
第66章 外室如月
“不知夫人可认得公子征?”
搭在门上的五指下意识用力,木门发出嘎吱一声响,女子脸上泛出些许勉强,眼神胡乱飞瞟,少顷,略有些畏缩地瞄了一眼姒云,小声道:“不知两位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夫人,”姒云抵住她还不及合上的大门,近前一步,仿若寻常道,“外头的雪实在太大,夫人可否容我两人进屋吃盏茶?”
看她许久,女子轻叹一声,侧身让出身后,屈膝道:“寒舍偏陋,还望两位莫要嫌弃。”
姒云两人轻一颔首,随她步入内室。
女子实在妄自菲薄,说是寒舍,内里实则窗明几净,他两人目之所及皆纤尘不染,除却一把剪刀落在了窗台上,各处皆井井有条。
里间虽不算开阔,却也置了一桌三椅。临窗是张竹榻,榻上有只矮几。几上放了一个细颈花瓶,一枝寒梅正盈盈吐芳。
竹榻另侧的窗台上有只三脚金兽香炉,香氲正袅袅。
“寒舍简陋,还望两位不弃。”
姒云收回四下打量的目光,接过女子递来的茶,看清她端着茶盏的双手,目光微微一怔。
彼时她行礼福身的姿势有些牵强,姒云还以为是拘谨之故,而今看清她的双手,肌肤粗糙,指节变形,全然不似大家闺秀,反而像时常在田间劳作之人。
姒云想起糖水铺的老伯所说,公子征初来镐京便纳了她为妾,不自禁思量,若她并非风月场中人,公子征与她如何会相识?若是寻常百姓之女,又为何会答应他当了外室?
余光里映入女子频频偷觑的目光,姒云陡然回神,接过茶杯,若无其事道:“妾身姓姒,还未请教夫人贵姓?”
女子欠身施了一礼,柔声道:“鄙姓梅,因与公子在那圆月拱桥上初相见,公子赐名如月。夫人若是不弃,唤妾身如月便好。”
“圆月拱桥?”姒云一怔,“你是说,去往北岸那座圆月拱桥?”
梅如月垂下眼帘,轻轻颔首。
“妾身冒昧,”姒云看着她的眼睛,正色道,“圆月拱桥往北画舫如织,倚红偎翠,夫人为何会突然往北岸去?”
梅如月手里的茶轻轻一颤,三两道涟漪映入眼帘,她倏地别开脸,神色黯然道:“若非遇见公子,奴家早已沦落风尘,何来今时今日的安稳?”
姒云眯起双眼,突然道:“梅姓,在京畿之地似乎不太常见。”
梅如月丹唇轻抿,柔声道:“不瞒夫人,奴家本是缯国浒城人氏,因家中出事,不得已来来京畿投奔远亲。哪知远亲早已不在,加之盘缠用尽,奴家别无他法,只得去北岸……”
“去北岸的路上巧遇公子征,而后一见倾心?”姒云下意识挑眉,如是桥段,几人会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