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挽回谢令月,能与这人余生相伴,舍弃性命又算得什么···
第169章
跟着谢峰一起进来的还有卫昭与卫兰陵,见他真的醒了,几人面上都是欢喜,安静等着谢峰诊脉出去后,这才围拢在床边说话。
卫昭最先沉不住气:“陆寒尘你是怎么敢的,知不知道九哥快要被你吓死了!这些日子都是九哥不眠不休照顾你,你看看九哥都消瘦了好些!”
摇头轻轻叹息一声,卫兰陵上前拉过自己的爱人,却也不忘叮嘱好友一声:“醒来就好,万不可再这般冲动。”转头看了眼谢令月,才又道:“陛下因你日日忧心,这些日子也不好过。”
有些话点到为止,卫兰陵相信陆寒尘明白自己的意思;这人方醒转,谢令月又软了心肠,两人必得诉衷肠;即是看过人,也放下心,卫兰陵便拉着卫昭出了屋子。
卫昭还不想离开,他还没说完呢;陆寒尘此举是令人觉得感动,可也吓坏了不少人,尤其是他九哥;卫昭心疼九哥这几日的劳累,自然想抱不平,狠狠数落陆寒尘一顿,反正人已醒来,事后说他几句还不行么。
被卫兰陵拽出屋子还不乐意:“卫兰陵你拽我出来做什么,我还没说完呢,陆寒尘他这般···”就是不负责任!
回了他们暂时住的厢房,卫兰陵才无奈解释:“连陛下都不怪他了,你又何必多言;再则,陆寒尘若是不走这一步,以陛下的冷静睿智心肠,你觉得他能这般轻易原谅陆寒尘?”
“哼!你当然偏袒你的至交好友!”卫昭依旧耿耿于怀,那他还心疼自家九哥呢。
这短短十余日,九哥瘦了那么多;就是东征西战这三年,还有那么繁杂的朝政,也没有难住过九哥;偏偏一个陆寒尘,刚来雍都便搞出这么大阵仗;担心劲儿过去了,卫昭当然生气,气这人叫九哥寝食难安。
“好了,昭昭也莫要置气;你明明知道的,这三年陛下身边不是没有人追逐,先有江越,再有阮慕欢,还有那些雍都的郎君,又有哪个能真正靠近陛下。”
也只有陆寒尘这个偏执不要命的,如此自伤一次,倒是真的令陛下软了心肠;卫兰陵坚信,也只有这般的陆寒尘才是陛下心中偏爱,感情之事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若按照天下人的看法,不说陆寒尘身有残缺,就是他没有这个致命伤,单凭他九千岁的恶名昭著,也根本就配不上雍帝陛下;可天下人不是雍帝陛下,他们以为的完美并不是谢令月以为的完美。
卫兰陵深知自己养大的娇花有事瞒着自己,还是与谢令月有关之事;皇觉寺时这两人初见时的惊诧与之后的熟捻,再到卫昭当时旁若无人的依赖···初时卫兰陵以为昭昭是对谢令月情窦初开,毕竟那人有绝世之风流;那时他还没有明白对昭昭的人心意,自是吃味难过。
到后来谢令月代谢家认下卫昭为养子,又带着他前往云州认亲;还有卫昭偷偷摸摸写画下的图样,虽都是背着卫兰陵,却也没瞒过他的耳目;即使那时卫昭已与他表明心意,他们互通情意···可卫昭与谢令月之间就是有一种令卫兰陵吃味的默契,连他这个枕边人都插不进去的氛围。
后来更不用说,他只是送陆寒尘回京都一趟,待赶回云州,他的娇花就不见了人影,跑去漠北帮他九哥征战去了;初初得知消息的卫兰陵差点被吓死,昭昭一直被他娇养在府里,除了这回跟着谢令月他们一行人到云州与肃州,哪里还出过远门,还是背着自己偷偷去的漠北,若是有点损伤他会愧悔终生。
当时卫兰陵没有体会到陆寒尘被断情的心痛,却也是担惊受怕,顾不得卫氏商行,直奔漠北寻人,却也是无功而返;再次回到京都看了好友的生不如死,心中更是坚定,一边寻人一边陆续关停卫氏商行的生意,开始转移自己的资产。
他比陆寒尘幸运,整理好卫氏商行的生意之后,彻底离开大宣,第三次深入漠北,终于叫他找到了自己的心上娇花,那时他们已分离一年多;真正找到人,哪里还舍得责备,只想看遍他全身,可有一丝半点的损伤。
因而卫兰陵极为清楚陆寒尘与谢令月的心境,谁叫他也有过类似的提心吊胆呢;陆寒尘从一开始的偏执到如今的宁愿自伤也要挽留人,谢令月从一开始的清冷疏离和怒气勃发,到如今的软了心肠,都不过是为了心中爱妥协。
想到卫昭与谢令月的那种默契之感,卫兰陵并不是吃味,他如今已是彻底安心,昭昭眼中与心中···自始自终只有他;他只是想到昭昭与谢令月不同于他们这些人之处,昭昭的很好看出来,也有卫兰陵与谢令月为他遮掩;倒是谢令月,真真深藏不露,若不是昭昭之故,卫兰陵还看不出他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