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陛下不要在沉溺方术,将方士打发出宫,整理官场,对边塞官员重罚,陛下…”
“苏丞相,有人上报你接受贿赂,买卖官员。”
苏丞相有些懵“四皇子何出此言!”
“前天黄昏时刻,有考生提着鱼数条,白银万两出现在你府门前你认不认。”
“却又此事,但我以拒绝,将他赶走了”
陈天璇闻言冷笑几声“是吗?但是那名考生可说了你收下了”
“陛下,您相信老臣,绝无此事,望陛下明鉴。”
俩人来回对答,令景帝厌烦,留下一句让陈天璇处理就离开了。
大臣望着景帝的背影,耳边听着陈天璇的给他治的罪。
两朝老臣,清正廉洁,桃李满天下的苏丞相一头撞死在了大殿柱子上。
血液流淌,他的学生们纷纷上前,他们指责着陈天璇的行为,陈天璇一脸淡然,仿佛眼前死的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虫。
哭声,怒斥,血腥味都包裹着李阎,他死死攥着拳头,眼底猩红。
陈望舒及冠后便可上朝,他看着李阎,趁着混乱走到李阎身旁,握着他的手。
“哥哥,我在这里”
陈望舒一路跟着李阎到家,李阎依旧不紧不慢的样子,对他呵护,对他柔声。
晚间,李阎哄着人睡了,一个人坐在廊下抬着头看着漆黑的天。
身后传来脚步声,他没转身,陈望舒将廊下的灯灭了,来到他跟前将李阎抱在怀里,就开始哭。
李阎在他怀里静静的,陈望舒知道李阎被他爹教导的男儿有泪不轻弹,他无法毫无负担的流泪。
陈望舒想,既然你无法疼快的哭出来,就让我替你哭出来吧。
过了一久,漆黑的夜色里,传来李阎闷闷的声音“娇娇,我没有爹了。”
陈望舒闻言抱的更紧“哥哥有娇娇,我在这,一直陪着哥哥。”
这时门外传来孩童的打油诗,一字一句随着风传递给整个大撰。
商纣王,坐明堂
酒池肉林真荒唐。
社稷不在两眼里,只有妲己俏模样。
边塞外,满风霜
姑娘不做嫁衣裳,
情郎不在俩眼里,只有战甲闪银光。
好儿郎,上战场
保家卫国鬓如霜
兵临城下无援手,将军殉职护城墙。
文人墨客磨云笔,挥洒成骚赋国殇。
五十三 塞外风雪
京都还在秋意里,边塞已经白雪皑皑,满目风霜。
银装素裹的世界有一处土色显得十分扎眼,几个士兵掩上最后一捧土后,离开了那个小土堆。
匈奴来势汹汹,才德皆不匹配的官员将军饷贪污了大半,送来边塞时,连糊口都有些艰难。
骠骑将军用自己的私钱给战士们发军饷,但也杯水车薪。
冬天还没到,就已经冻死好几个人了。
将士们用着老式的装备迎接敌人,再这样的恶劣环境中,愣是没让匈奴渡关。
李刹与骠骑将军镇守要塞,南关乃是匈奴进京都的必经之路。
南关一役,李刹来不及沉浸在丧父的悲痛里,就继续带着士兵们作战。
他和将士们已经死守南关前方好几天了,援兵迟迟未到,干粮也快所剩无几,双方都等着对方出岔子然后将之撕碎。
这是两头饿狼的对决。
李刹看着将士们手里的兵器,心比着寒天还要冰凉,偏偏这时还出了岔子。
“人呢!你倒是给我看看人在哪!朝廷就是不管我们死活了!”
李刹赶到的时候就见一个皮肤黝黑,浑身腱子肉的汉子再喊。
“闹什么呢!”
他一开口,士兵们就往两边推开,给他腾出了一条道来。
“叫什么名字?”
那汉子看到他也丝毫不怵“王二”
李刹心里念着他的名字,随后说到“我认得你,那个连升三级的小将。”
王二不接这个话茬,直接开口问到“朝廷什么时候援兵”
“中秋节之前”
王二一听一愣,其他士兵也都面露喜色,只有他身边的副官白了脸色。
“还有什么问题吗?”李刹望着王二的面庞缓缓说着。
回到营帐,副官急匆匆的来到他的面前“将军,文书未到,中秋之前哪来的援兵啊!”
李刹抬起茶盏缓缓喝起了茶,他姿势儒雅,不像是上阵杀敌的将军倒是像个饱读诗书的书生。
“这里离柳州不远,可以借兵。”
“文书都没有,怎么借?”
李刹望向放至帐子里的红缨枪,副官大骇,久久不能言语。
李刹带着几名身手了得的前往柳州,挟持了县令,终在中秋前夕,将匈奴暂时打退,也班师回到南关。
京都,朝堂
“陛下明鉴,李刹此番挟持柳州县令,实属没将陛下放在眼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