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青鸢想起那天褚宁樾问她“曾想过可十里红妆,风光大嫁”,此刻终于明白他为什么会有此一问了。
白家的人还在高声数念着嫁妆,厉王府周围被吸引过来的人越来越多,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每个人都伸长了脖子想看看这难得一见的豪华嫁妆。
要知道,当年二公主嫁做世子妃,也不过才四十九抬。九十九抬,比公主都气派,当真是开了眼了。
“第九十九抬:吴迎子传世金缕衣一件!”
白家那人一直不歇气念了半个时辰,终于是将这九十九抬嫁妆念完了。
冯青鸢说不出自己是什么心情。
白家,她外祖父家,这十多年不曾管过她,任她在漠北自生自灭,却在她大婚当天,为她送来这价值连城的嫁妆,让她能风风光光地嫁人。
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白家那人念完嫁妆礼单,声音已经有些沙哑了,众人只见他对着冯青鸢和褚宁樾遥遥一拜,道:“祝青鸢小姐和姑爷夫妻恩爱,白头偕老!”
说罢,便带着抬嫁妆的几十个壮汉哗啦啦地散去了,快得众人都没有回过神来。
褚宁樾倒是对这个场面有所预料,在大家都发愣的时候,牵着冯青鸢跨过地上的火盆,走到门槛处,杨意逢立马递上一个系着大红花的红绸。新人一人牵着一头,迈过门槛,向着拜堂的地方走去。
“一拜天地!”
二人向着蓝天大地躬身一拜。
“二拜高堂!”
王爷大婚皇上不出宫,其他人也不得受王爷一拜,因此二人只是转身,面向空空的座位。
“夫妻对拜!”
冯青鸢和褚宁樾对首一拜。
“送入洞房!”
喜婆在前面引路,两人仍然扯着红绸,一路跟着,走进了一间贴满喜字的房间。
“王爷可还要去喝酒?”喜婆问道。
“不去了,先揭盖头。”褚宁樾答道。
冯青鸢听得一旁丫鬟在轻笑,不一会儿,就见一杆秤伸到眼前,轻轻往上一挑,眼前一亮,盖了几个时辰的红盖头被挑开了,褚宁樾那张丰神俊朗的脸出现在视线里。
褚宁樾冲她微微一笑,伸手取下她怀中抱着的大苹果放到桌上,接着问喜婆:“接下来该喝合欢酒吗?”
一旁几个小丫鬟连忙叽叽喳喳地道:“不是不是,该吃饺子了。”
一个丫鬟端出早已准备好的一碗饺子,递给冯青鸢。
冯青鸢正好有些饿,夹起一个放入嘴中,只是才一咬,便觉得不对。
“好像是生的?”她看着褚宁樾有些怀疑地说道。
褚宁樾又是一笑,几个丫鬟欢喜地拍着手叫起来:“生的!生的!”
冯青鸢这才反应过来,这不是真给她吃的,只是为了图个“生”字的彩头。
褚宁樾看着喜婆和几个丫鬟,从怀中取出一个大锦囊,递过去:“辛苦几位了,这点儿金叶子各位拿去分了吧。本王要和王妃说说话了。”
喜婆欢天喜地地接过袋子,几个丫鬟互相挤眉弄眼,每人眼中都是了然的神色,对着冯青鸢和褚宁樾行了个礼,便退出了洞房,还贴心地关上了门。
可算安静下来了,褚宁樾按了按额角,先前被吵得有些头疼。
“王爷早就知道了?”冯青鸢迫不及待地问。
“嗯,我不是说了我查过江南白家吗?”褚宁樾一边说着,一边在桌子旁边坐下,拿起合欢酒,倒了两杯。
“从圣旨下来后,白家就一直在多方打探你的消息,同时也在筹备嫁妆”,褚宁樾顿了顿,继续道:“我只知道白老爷准备了很多,没想到他一下子出手就是九十九抬。江南白家,富可敌国,果然不是一句虚言。”
冯青鸢沉默了,从头上拔下那只凤头钗,拿在手上转动着,思考着褚宁樾的话。
“对了,白老爷也来皇城了。”褚宁樾又补充了一句。
“什么?”
冯青鸢惊得站了起来,满头金银珠翠“叮叮”作响。
“他住在君来客栈天字一号,正好能看到你的花轿经过。”
冯青鸢待不住了,心乱如麻,伸手就要推门离开,想要去看看。
褚宁樾眼疾手快地抓住她的手腕,语气温和:“王妃别急,你这身行头太打眼了。等一下,我陪你一块儿去。”
褚宁樾声音不疾不徐的,让冯青鸢安定了许多,顺着他的力道在桌边坐好,就见一杯酒递到眼前。
冯青鸢有些不解,又听他说道:“都走了九十九步了,总得有个有始有终吧。”
好像也是。
于是二人各持一杯合欢酒,碰杯,交腕饮下。
“换身衣服,走吧。”
褚宁樾放下酒杯,从床后拿出一个包袱,里面两件不起眼的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