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对着李靖喊打喊杀,好不嚣张,公主轻软的声口被衬得分外腼腆:“仲夏炎热,大家斯斯文文地坐下来就很好。”
她垂眸乜去,幕布上的父子俩已和睦重圆,来日一殿为臣,辅佐明君、成其正果。
淳婕妤好似对这强自完满的收场颇感不忿,只得扭开了头。
第82章 八十二
“她相中了杨钧?”皇帝停下解衣襟的动作, 偏首向仪贞望来,微拧着眉,像是对她乃至她们的眼光感到诧异。
仪贞点头说然也, 拢了拢梳通的头发, 一面往床前走, 一面评价道:“杨左参不仅模样与简简般配, 性情也好。从前听你说起他在朝堂上的言行, 我还当他是个不知情识趣的古板呢。”
面前的人不作声了, 她仰脸又冲他笑, 伸手去够他的袖子,拽着人站到近处来:“我尝尝鸡舌香。”
皇帝不为所动, 稍稍一扬下巴:“屉子里有。”
仪贞耍赖:“要现成的。”
到底谁把她教成的这作派?皇帝决计不能短了气势, 欺身两膝跪在床沿,两手压在她肩上,由上而下地将人给箍严实了, 掌控全局地、凶狠地咬住了她的嘴唇。
鸡舌香的那股蜇嘴感,在借由他人之唇渡过来时, 冲淡成了若有似无的酥麻, 仪贞觉得晕陶陶的,少顷,抬手将皇帝推开了些,暗暗想:狐狸精。面上却不敢露出来,扭身去够床尾橱柜搁着的扇子, “呼啦啦”对着自己一顿猛扇。
“又是团扇。”她佯装自然,说:“赶明儿知会扇子局一声, 端阳我要一把折扇。”
皇帝不想这么轻巧放过她,挨着她躺下来, 意有所指:“什么月令,就嫌起热了?”
“握在手里好看嘛。”仪贞并没听出弦外之音,将就着团扇比划:“扇子局这些人也是江郎才尽了,翻来覆去都是差不多的花样。咱们越性就以端午为题,届时叫众人或诗或画,评出最好的来,制成扇面,倒是惠而不费呢。”
皇帝冷了脸:“宫眷手里拿着外头男人的东西,像什么样子?”
“唉,竟忘了这个。”仪贞觉得他说得在理,于是两头折中,道:“不如推简简一人评阅,魁首除了杨钧还能是哪个?扇面儿归她,彩头亦由她出,我看再好不过了。”
她待齐光,倒真有几分闺中姊妹的意思,既到了说亲的年纪,彼此没什么可假意扭捏的,自己占了先头成了婚,就一心一意地为对方谋划,势必桩桩件件都要尽善尽美。
然而这时候才察觉到皇帝的沉默不言,实在又枉费了她过来人的身份。
她连忙欠身起来,俯探过去打量皇帝的神情,见他阖着眼,长眉舒展、嘴角平直,俨然一副安然入眠的架势——但仪贞就是看见了,他从头到脚都写着“咬牙切齿”四个大字。
嗐!她也算逢迎上意的老手了。眼珠儿一转,紧偎着人躺过去,自顾自说:“简简虽不是陛下一母同胞,仅有那么一二分相似之处,足以挑拣全天下的男子了——没有她配不上杨钧的道理,想是杨钧配不上她啦?”
皇帝听着并不顺耳:她又不是头一回拍马溜须,缘何至今没有长进,依旧直白浅薄?终是不用心!甚至不深究自己为甚不快,信口便来糊弄罢了。
忍了又忍,忖道:纵不指望她长良心,到底该长记性。不掰开了揉碎了说与她,还能如何?
再睁眼望着跟前那张眉语目笑的脸,难免有点儿灰心,声口一懒散,顿时就透出寒凉:“何必谈配不配得上,你要做这个媒,做便是了。”
却又来!大而化之如仪贞,也深知他有一心病:不肯接受他俩的婚事来自王遥的算计,更不肯插手他人的婚配。
可耿耿于怀抵什么用呢?木已成舟,米已成炊,再推翻了重来,仿佛多此一举。仪贞因为不曾身受,无从自诩感同地拿大道理规劝皇帝——他原就是那般性子么!
良言弗如软语。仪贞半点儿不气馁,不屈不挠地往一意背对自己的人怀里挤,两手齐力将他的腰捆住:“你若觉得这亲事不好,我同简简说一声,重新挑好的就是了,又不是已经板上钉了钉,早着呢…”
他有什么可觉得不好的?大燕历代并没有明文,勒令尚主的臣子不得再任实职。早几辈儿多是帝王倚重某大臣,才将女儿或是妹妹嫁过去示恩;又或者出于疼惜这位公主,必要寻一个样样都好的婆家——
至于仪贞口中的这对准伉俪,却是两头都不挨边儿。杨钧堪堪算个可用之人,远远不及不可或缺的地步;至于齐光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