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盏,为了他,她永远无法忘怀的那一个人,那个如万壑松涛般的少年,陆霁。
无论今后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前方有什么妖魔鬼怪,魑魅魍魉,她都会咬着牙,自己走下去。
只因,当年的女儿河畔,晚风习习,她和他许下了一世追随的约定。
三杯水酒祭奠完,她转身进入到了画舫之中。
此画舫满载着无数的雨恨云愁,一路北上。
她,沈红蕖,此生终不忘那些冤死的亡灵。
她要以身为剑,去为他们,问个明白。
……
距离桃叶渡数百里的栖霞山,幽深至极,人迹罕至。
金乌西坠之际,却有一人攀援上山,正是曾铁牛。
只见这曾铁牛手脚并用,如猿猴一般翻过了好几个山头,终于到达一个幽静的山谷之中,找到一个山洞,将背上的包裹递与了一个人,恭敬说道:“恩人,你要的药材我都替你买回来了。”
“都说了,你无需叫我恩人。”那人正生火烤肉,冷冷道。
曾铁牛连连摆手道:“当日若不是恩人出手相救,我就要被山里的吊睛白额大虫吃掉了。这份恩情,我日夜不敢忘。”
那人瞧见曾铁牛这个傻憨憨模样,倒觉几分好笑,脸上也缓和了不少,丢给他一块烤熟的兽肉问道:“你这次前往金陵城,可有什么新鲜见闻吗?”
一提到此事,曾铁牛便来了精神,一边咬着滋滋冒油的兽肉,一边眉飞色舞地讲了他在金陵城的所见所闻,以及他亲眼见到了花魁娘子沈红蕖一事。
那人听罢,低声念道,“陈蕖香……沈红蕖……”忽然醒悟,讥笑一声:“呵!她竟成了花魁?我当日,还只当她是个好的,真没想到,竟是看走眼了!人死了不过几日,她就雀儿拣着旺处飞。”
曾铁牛听恩人所言,似乎和那沈红蕖是旧识,他本想发问,但一瞧恩人满脸嘲讽,便不敢接话,这位恩人喜怒无常,自己可不要触了霉头才是。
吃罢兽肉,他抹了抹嘴,余光扫过山洞里面,黑黢黢的石板上,似乎躺着一个人。他面有忧色地问道:“恩人,那人还没醒吗?”
那日,他见恩人背着一个重伤之人,浑身上下的皮肤,被火灼烧的不成样子,也不知是死是活。如今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又在这荒山野岭,缺医少药的的,那人恐怕早已咽气了吧,成了一具“尸首”了吧。
“哼,他若死透了,我便将他从山洞里丢出去喂野狗。”那人冷冷说道。
一听这话,曾铁牛不禁打了个冷颤,不敢停留,推说日头将晚,别了恩人,便下山去了。
那人见曾铁牛下山去了,便趁着黄昏,在栖霞山的竹林中独自舞剑,其势如破竹,锋芒毕露。
无人察觉到,就在刚刚,他们二人谈及“花魁娘子沈红蕖”时,这具“尸首”稍稍动了一下手指。
- 中卷·芙蓉簪 -
- 完 -
--------------------
*桃叶渡的文字,引用百度百科“桃叶渡”的词条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呼,中卷芙蓉簪总算是写完了,这一部分本来想放到十一前写完的,但事情实在太多了,拖到了现在,十分抱歉。
下一卷就是结局啦,也换了新场景,到了京城,会有更多人物出现,也更加精彩~
====================
# 终卷 · 桃花扇
====================
第83章 金雀钗(1)
=====================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若说此刻,谁是京城里最幸福的女子,那必定是京兆上官府中的三娘子,上官婧。
京城,腊月,京兆上官府。
钟鸣鼎食,高堂大厦。
曲折回廊深处,有一精巧闺房,朱红琵琶记戏文小姐踏步床上挂着青樱斗帐,玉鸭熏炉里袅袅升起香烟,外面虽是寒冬腊月,这闺房里却是静日生香。
闺房之中,一位妙龄少女坐在朱漆泥金雕花屏风镜前,借着日光,低垂粉颈,正绣着一方鸳鸯戏水的红锦帕,只见这镜中女子红粉面,柳翠眉,云髻堆鸦,未扫胭脂,两靥生红,艳若桃花,眉梢眼角透着笑意,便可知喜事将近。
她正是京兆上官氏府中的千金小姐,上官婧。她这一辈,府上共有六个姑娘,她排行第三,家中人都称呼她为三姑娘。
这三姑娘虽也是嫡出小姐,却是生在了不受待见的次房,兼之她生父去世多年,只和年过半百的母亲相依为命。她们孤儿寡母,在这钟鸣鼎食的京兆上官府中,虽过得也是锦衣玉食,难免因家中无男丁,落得一个仰仗别人鼻息过活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