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却没了声音,步轻烟心中一紧,不知自己说的话,可犯了上怒,心中战战兢兢,汗水涔涔而下。
“抬起头来。”
那人声音带着不可抗拒的威严。
步非烟微微地抬起头来,身子颤抖了起来,万分害怕,泪珠儿在眼眶中不停地打转,睫毛像是受了惊的蝴蝶一般,不停的颤抖。
慌乱之间,她不经意地瞥见了居坐在上位的那人,只见他的面庞清癯俊秀,剑眉入鬓,凤眼生威,一双眸子精光四射,英气逼人,眉梢眼角带着烈火惊雷之势,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之心。
此人正是权倾朝野的摄政王颜巽离。
和颜巽离的目光只稍稍一相接,步轻烟的心,有如蜻蜓点水一般,溅起了一圈圈的涟漪,她慌得又低下头来,面靥却浮上了两朵红晕。
她实在没有想到,这位大名鼎鼎的摄政王大人,这般年轻,又生得这样英俊。
“下去吧。”颜巽离淡淡说道。
步轻烟心中倏地一松,却又暗暗失望。
“是。”她起身,恭声说道。
待这文宣殿又只剩下颜巽离一个人。
他对着面前的空气,开口说道:“鸦久。”
“是,主人。”
空荡荡的文宣殿,有如鬼魅一般飘下一个人,身着黑衣,面庞被黑布罩住,只是露出一双犹如夜枭般的眼睛。
“她是哪来的。”颜巽离问道。
鸦九说道:“是太夫人……”
一听到这,颜巽离眸中的厌烦一闪而过,“知道了,不用说了。”
鸦九不再说话。
“那件事,办的如何了?”颜巽离出声问道。
“属下无能,正全力去办,目前虽没有线索,但他们是往南边逃走了。”鸦九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找不到那两个人,你也无须来见我了。”颜巽离冷冷说道,目光扫过面前的鸦九,犹如一道闪电,令人心中生畏。
“是!属下以项上人头担保,定会寻回那两个人!”
鸦九说道。
颜巽离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属下还有一件事,要禀报主人。”
“说。”
“前些日子,小皇帝派了许多太监,去往江南各个地方搜寻美人,如今也去了有好些日子了。属下在暗中观察,他们并未和当地官员有勾结。”
“嗯。”
“要不要属下……”
颜巽离开口说道:“小六喜欢美人,我这个当叔叔的,自然也要帮他搜寻美人,充实后宫。”
鸦九明白其中含义,又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了。
--------------------
立秋场景的描写,参考了宋末吴自牧《梦粱录》卷四有云:“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
第73章 知是九秋来(2)
=========================
后宫,翠微山,冷香亭。
“太后,眼见这太阳就要下山了,今日立秋,早晚凉,这山脚下雾气又大,恐着了凉,太后先回宫吧。”一位宫女对着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说道。
只见这位妇人肤如凝脂、杏眼桃腮,容光照人,端丽难言。虽已过中年,但风姿嫣然,丝毫不减当年,只是那一双眼睛,却如那青灯古佛下的老尼姑一般,看穿生死,再也没有一丝波澜。
正是雍容华贵的美妇人,正是上官太后。
“再等一等。”
上官太后开口说道,她望着远处的金乌西沉,似喃喃自语道:“今日立秋,是她的生辰,他定会来的。”
跟在上官太后身边的贾嬷嬷,让宫女拿了软巾兜与大斗篷来,为上官太后披上。
上官太后独自坐在翠微山脚下的冷香亭中,独自对弈,一手执白子,一手执黑子,正思索之际,忽听到遥遥地传来了脚步声。
日薄西山,金光四射,果见一个人大跨步走了过来,夕阳的余晖照耀在那人身上,高大威猛的身影,犹如天神下凡,来人正是摄政王颜巽离。
颜巽离自然也看到了独坐在冷香亭中的上官太后,他并不惊讶,行过礼之后,问道:“上官太后近来身体可好?”
上官太后令人给摄政王奉了茶,依旧低着头看着棋盘中的棋子,淡淡道:“托摄政王的洪福,如今这天下国泰民安,子孙昌盛,哀家自是一切都好。”
颜巽离并不深究这句话背后的含义,起身道:“今日是她生辰,我来看看她。”
提起“她”,上官太后的波澜无惊的眼神,也微微触动,带着几分怀念和惋惜道:“她若活到今年,也该有三十五岁了……”
颜巽离黯然不言,独自离去。
……
颜巽离独自上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