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时这话听上去无端像是威胁,像是说她在国内举目无亲,所以是任人拿捏的。
何慕没再应:“抱歉,我朋友在等我,我要回去了。”
“何小姐在国内没什么亲戚了吗?”
“嗯?”她没明白这个转折。
“我是看你长得挺像我曾认识的一个人。”向繁玿说。
她瞬间了然。
怎么今晚到处有人提醒她这件事。
“我想您认错了。”她转身要走。
“叨扰片刻,我其实有点事想麻烦何小姐。”向繁玿的声音从背后响起。
他这般说,何慕不好拂人面子:“您说。”
“何小姐可能不知道,”向繁玿说,“我这个弟弟哪都好,就是有点不服管教,我叔叔多年前就想他回到集团工作,他偏要去做什么科技公司,现在这摊子事都落在我身上,劳心费神的,我想请你劝劝他,他回来我也好脱身。”
何慕没想到他会说这件事,沉思了片刻。
向家的汇中医疗器械集团固然市值高出尚特许多,但尚特才成立近十年便做出如此成绩,未来是不可限量的,不说创业者对自己一分一毫创建起来的公司有多深的情感,从商业角度放弃尚特也不是一个好的决策。
况且她根本不过问向繁洲工作上的事情,也不愿横插一脚。
“向先生,我帮不了您的忙,”何慕说,“这事您只能亲自去跟他讲,告辞。”
何慕再次返回的时候,转角碰上向繁洲,她错开他的视线,侧身要躲开他。
“向繁玿没为难你吧?”向繁洲的注意点似乎不在这。
她摇头,躲开了他要揽着她的臂膀。
向繁洲僵住:“他跟你说什么?”
“他让我劝你回集团上班。”何慕不想惹太多歧义。
向繁洲偏头,瞥了眼远处的人。
这般冠冕堂皇的由头也说得出口,要说谁不想他回汇中,向繁玿敢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不对,他大伯母冯芮吟有过之无不及。
第35章
向繁洲的大伯父向启恪, 自小在父辈的耳濡目染下长大,正气凛然,京大毕业便进了体制内。年轻时仪表堂堂, 追随者众多, 不想却拜倒在冯芮吟的石榴裙下。
他们结识时, 向启恪已然一路攀升,身居高位,冯芮吟不过是一个公司小职员,也不知道是什么机缘就凑到了一起,向启恪不顾家里的联姻,偷了户口本毅然与她成婚了。联姻对象是向家老爷子老战友的女儿, 他脸都没处搁, 为此差点与向启恪断绝关系。
直到向默岑出生后, 老爷子念子孙的面子才承认了这段婚姻, 父子关系才算缓和。后来, 向启恪应召去援疆, 冯芮吟满口不愿意,又没有办法, 带着孩子去了几年,实在接受不了那边的气候和饮食, 便一个人带着向默岑和向繁玿回京了,两人的关系在长期的异地中逐渐冷却, 矛盾陡生。
向繁玿十岁那年, 向启恪因公殉职,冯芮吟才醒悟, 却悔之晚矣。
她从未想过这颗大树会倒,恨自己不节制消费, 向启恪两袖清风,高风亮节,那点工资全给她挥霍了,这些年家里也没攒下多少积蓄。她婚后便没去工作,此时也几乎没有公司收留,她除了抚恤金拿不出钱继续养子女,找上向家。
向启淞和大哥兄弟情深,对三人心生怜惜,向繁洲的妈妈孟玉臻也心软,就留了他们住在家里。这些年他们的吃穿用度、包括教育经费全都是向启淞出的。
只向默岑从本科到博士都申请到了全额奖学金,生活开支也不愿依附叔叔一家,显得特立独行。
向繁玿从小就不是读书的料,勉强在国外混了个硕士学历,回国浪荡几年没找到工作,冯芮吟又找上向启淞,把他安排到了汇中工作。
向繁洲对家里的企业不感兴趣,所以不想回去,如果向繁玿有能力并且愿意留在集团,他倒是没什么意见。偏向繁玿是个不安分的个性,没做出什么成绩也就算了,在位期间只想要中饱私囊,甚至想要掏空向家基业。
他知道向启淞心慈,看在大伯的面子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他却着实看不上这般卑劣行径。
今夜方觉廷起的事端,不算是小事,向繁洲理解何慕必然有气,没追究,敛着性子跟在她身侧,护送她回到房间。
窗帘未拉,私人露台外是被黑暗笼罩的海面,游轮上的人造光源隐隐映射其上,海域勉强显露出一点生机,却始终不如白天那般广阔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