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结,显而易见。
作者有话要说:
傅天泽:好家伙,明目张胆的结党营私啊这是!
第61章 香菱
黛玉听到贾家送了个姓贾的人去金陵任知府,不由得想起她在金陵的先生。
去岁朝廷起复旧员,父亲送她进京,同行的还有她在金陵的先生。
起初黛玉不知道这些,还是后来进京了,听傅天泽提起,才知道贾先生跟她一起进京的原因。
无非就是想走贾家的关系起复。
她本不怎么在意这个,这会儿听这位知府说贾家送去金陵的新任知府姓贾,联合他上任的时间。
这由不得黛玉不多想。
“敢问,那位贾大人叫什么名儿?”
黛玉的突然插言,让知府有些意外,他看了傅天泽一眼,见傅天泽没有说话的意思,便知这位小姐跟傅天泽关系不一般,便低着头回道,“姓贾,名化,字时飞,还有个号叫雨村。”
这可是将所有的称呼都补齐了,如果同名还能是巧合,连字和号都一样,就说不过去了。
黛玉的脸色很难看。
贾雨村那可是她父亲举荐去贾家的,从前在林家时,她看这位先生倒也不错,没想到一朝复职竟成了这么个人,简直是让黛玉不敢置信。
注意到黛玉的情绪变化,傅天泽倒是没有大庭广众下追问原因。
他只做不知,追问了知府一些有关薛家的消息,等知府将他知道的都说完了。
傅天泽便找他借人,押送薛蟠回金陵。
到了金陵,这些差役就可以回来了。
当然,他也不会亏待这些差役。
知府见傅天泽要管闲事,非常乐意帮忙,还拒绝了傅天泽的酬劳。
只是傅天泽从来不会亏待人,自然不理会知府的婉拒。
“给你就拿着。”傅天泽强硬的道。
因刚到这里,这会儿时辰也不早,傅天泽就让知府先把那几个人犯关押在衙门牢狱里,他带着黛玉和丫鬟小厮去了衙门住。
还有那个有胭脂痣的姑娘,也被傅天泽带走了。
这可是人证,哪儿能还让她在薛家呆着?
若是薛家灭口,他上哪儿找人去。
知府和他的家眷都住在府衙后院,虽然有些官邸破旧,但显然这里的官邸不在此列。
这座府城虽然不比金陵繁华,但也依靠着大运河,来来往往的商户足以拉起这座府城的经济。
知府夫人收拾了两间屋子给他们住,官邸不大,能收拾两间屋子就不错了。
黛玉和傅天泽的小厮丫鬟今晚只能打地铺凑合凑合。
都是伺候人的,倒也没那么矫情。
打发走了知府他们,傅天泽去了黛玉那边。
“林妹妹是不是认得金陵那位新上任的贾知府?”傅天泽很直接,并不拐弯抹角。
黛玉习惯了傅天泽说话的方式,并不觉得冒犯。
她揉着额角,对傅天泽说起了贾化此人。
搞明白了她不高兴的缘由,傅天泽笑着宽慰她,“你不用想太多,你爹在扬州长袖善舞,还能看不出贾化的为人?他把人送去贾家,而不是自己举荐,足以说明他本就没打算帮贾化复职。”
至于贾家帮不帮,那是贾家的事,关他什么事?
黛玉听明白了傅天泽话里的意思,不由得默然。
她爹当真是这么打算的?
“你仔细想想,你爹后来可有再同贾化联系过?”傅天泽问道。
黛玉如今管着林府的庶务,林如海除了假日都会去衙门上值,府里的大小事都是黛玉管。
往林府递的帖子也都是黛玉打理。
因此府里的人际关系,黛玉是很清楚的。
不单请帖,还有往府里递的书信,都要经过黛玉的手。
是以,贾化到底跟林家有没有来往,黛玉一清二楚。
黛玉仔细回想,确实没发现贾化往林家递帖子、送书信。
想到这里,黛玉松了口气,“看来父亲早有准备,是我多虑了。”
她心情不好,无非是担心父亲被贾雨村牵连,现在确定父亲早就有了防备之心,她自然放心了。
见黛玉情绪好转,傅天泽没有再多提这件事。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雪雁敲了敲门,回禀道,“小姐,香菱求见。”
闻言,黛玉挑眉,“香菱是谁?”
“就是今天傅公子救回来的那位姑娘。”雪雁回道。
哦,就是那个眉心带有胭脂痣的姑娘。
黛玉看了傅天泽一眼,没说话。
傅天泽领会了她的意思,想了想,道,“见见吧,也是个可怜的姑娘。”
黛玉点头,让雪雁把人领进来。
很快香菱被带进来,看着有些怯生生的。
不过礼数还是很周到的,能看出来薛家那边教过一些规矩。